所有語言
分享
文章作者:Marco Manoppo 文章編譯:Block unicorn
“瘋狂在個體中很少見,但在群體、政黨、國家和時代中卻是常態。” —— 弗里德里希·尼采
市場動蕩不安。正如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所說,美國實際上正在放棄其所創建的經濟體系。曾經是全球經濟體系基石的東西,如今正在被有效拆解。我認為,如果這種情況不儘快得到解決,更多的東西將會崩潰。
加密貨幣一直是一種宏觀優先的資產。比特幣。
簡而言之——比特幣作為一種資產是對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對沖,因為它是最堅挺的貨幣形式,據說比黃金還要堅挺。到目前為止,這一論點尚未兌現,比特幣的交易更像是納斯達克的貝塔值,在動蕩時期被黃金大幅超越。這次會不同嗎?
如果你想見證智力上的自我滿足,沒有比在這種時候瀏覽 Twitter 更好的時機了,因為每個人突然都變成了宏觀專家。我不是來進一步混淆你的思緒的,所以讓我提供一些事實和觀察。
關稅——本質上會造成低效率、提高消費者價格並扭曲自由市場,導致報復性經濟行動和衝突升級。
一個顯著的例子發生在 20 世紀 80 年代,當時羅納德·里根總統儘管最初在某些行業實施了關稅,但後來認識到了它們的弊端。在 1987 年的廣播講話中,里根指出:“保護主義變成了破壞主義;它讓工作崗位付出了代價。”
首先,特朗普目前實施的有效關稅是10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但反對它的論據遠不止這些:
經濟影響和通貨膨脹。關稅的核心是對進口商品徵收的稅,由國內進口商支付,這些成本往往會轉嫁給消費者。歷史和當代證據一致表明,關稅直接導致消費者價格上漲。
例如,根據稅務基金會的數據,最近的美國關稅將導致每戶平均稅收增加超過 2100 美元。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估計其影響可能高達每年每戶 3800 美元。
瑞銀預測,即使僅實施 10% 的普遍關稅,也可能引發股市 10% 的下跌。
對貿易逆差的誤解。關稅支持者提出的一個核心理由是大額貿易逆差的存在。然而,貿易逆差本身並不意味着經濟疲軟或被剝削。
它們只是表明一個國家進口的商品多於出口,這種情況往往是由強勁的消費需求、貨幣強勢或服務而非商品的比較優勢驅動的。
例如,美國長期以來在金融、技術和高端製造業等高價值服務領域享有顯著順差。強加關稅來糾正商品貿易逆差,特別是在許多國家根本沒有財富或需求來進口美國產品的情況下,只會人為抬高美國消費者的價格。
柬埔寨和基里巴斯等國家就是這種情況的例證,這些國家的貿易逆差存在是因為它們太貧窮,無法購買美國製造的產品,而不是因為它們從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
即使是對美有貿易順差的國家也在遭受關稅打擊。
關稅的歷史後果。歷史上,保護主義關稅往往導致經濟衰退而非繁榮。
著名的例子包括 1828 年的《關稅法》和 1930 年臭名昭著的傳統政府甚至難以在其盈餘和赤字計算中準確追蹤数字服務和無形經濟活動。加密貨幣將這一點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水平,涵蓋了超越國界、關稅和政治摩擦的数字活動和交易。
技術上,我們仍需弄清楚如何正確地將加密貨幣的鏈上屬性與新商業模式結合(引用我之前的論點),但這仍在進行中。
最後,在一個政府將如何行動,或者是否會以選民的最佳利益為出發點,都尚不明朗的世界里,世界各地的主權個體如何決定如何分配他們的資源?
比特幣和穩定幣萬歲——而其他山寨幣,你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