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作者:Beosin
摘要:
在全球加密資產滲透率持續攀升及東南亞地區用戶基數爆髮式增長的雙重驅動下,印度尼西亞憑藉其年輕化人口結構與快速迭代的数字金融基礎設施,正成為亞太區加密生態的關鍵增長極。
本研究基於隨機抽取的2017-2025年創建時間跨度的印尼屬地鏈上地址樣本數據集(含2萬餘個鏈上錢包地址、80萬餘個交易所充幣地址),重點聚焦黑灰產資金鏈路、受制裁平台關聯交易兩大風險維度,解構該國加密市場的合規化進程與潛在風險敞口。
研究發現,ETH、TRON 、BNB等業務新增用戶數呈現先增后降的趨勢,交易市場用戶趨於穩定。在黑灰產業風險資金中,賭博類資金活躍,存在洗錢風險,其他類型雖資金規模較小,但監管難度較大。受制裁平台在風險資金中參与度較高,交易筆數活躍,有規避監管的可能,不過在整體交易所資金流入中的影響相對較小。
關鍵詞:印度尼西亞;加密貨幣;鏈上資金流動;風險分析
在全球数字化金融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加密貨幣市場異軍突起,成為金融領域的新興力量。印度尼西亞作為東南亞經濟大國,其加密貨幣市場的發展備受矚目。深入研究印尼加密貨幣市場的鏈上資金流動及風險狀況,對於理解新興經濟體在全球加密貨幣格局中的角色、防範金融風險、制定合理的監管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本報告基於多源數據,運用統計學方法與專業知識,對印尼加密貨幣市場進行全面分析。
(一)用戶情況:新增用戶數呈現先上升后逐步趨於穩定態勢
近年來,印尼加密貨幣市場的用戶數量呈現出爆髮式增長的趨勢,為了充分該地區的貨幣交易市場情況,Beosin以初始手續費表徵新增用戶數,進而反映近九年以來該地區的用戶市場數量情況,從主流交易的三種鏈來看,得出以下的市場用戶特徵,對比圖如下:
從折線圖可以清晰看出,印尼當地新增虛擬貨幣投資者在 2017 - 2021 年間呈現出顯著的上升趨勢。其中,大部分人群最早通過 ETH 鏈接觸區塊鏈,在 2018 年其新增用戶數達到 32488 人,展現出早期的領先優勢。然而,2020 年後 ETH 鏈新用戶的增長速度開始下降,這可能與市場飽和度增加、競爭加劇等因素有關。
將視角轉向 TRON 鏈,該鏈的新用戶數量增長在時間上整體落後於 ETH 鏈約一年。在 2021 年間,TRON 鏈新增用戶數大幅增長至 180412 人,與 ETH 鏈增速下降形成了明顯對比和呼應。不過,2021 年後,TRON 鏈新用戶數量同樣出現了放緩的趨勢,但在 2022 - 2024 年期間,其整體新增用戶數仍高於 ETH 鏈。
BNB 鏈於2020年9月正式推出,並在 2022 年達到 71608 人。但在 2023 年後,其新增用戶數也出現了明顯下滑,與其他兩條鏈類似,呈現出先增長後放緩的態勢。
印尼政府的監管政策在過去幾年中經歷了顯著變化。特別是在2024年,印尼金融服務管理局(OJK)和商品期貨交易監管局(Bappebti)出台了一系列新規,旨在加強加密市場的規範化發展。2024年6月,OJK發布了《金融領域技術創新監管(POJK 3/2024)》,在該框架下,印尼首次引入了沙盒機制。該沙盒框架涵蓋了區塊鏈技術的多個方面,包括但不限於虛擬資產服務、穩定幣、質押(staking)等。公司可以通過沙盒進行一年的測試,測試期滿后,如符合要求,便可獲得完整的監管許可證。沙盒不僅為創新項目提供了測試環境,還確保了消費者的保護,防止了未經驗證的技術對市場造成不良影響。
2025年1月10日,印尼金融服務管理局(OJK)將從商品期貨交易監管局(Bappebti)手中接管印度尼西亞的加密貨幣監管。作為其監管該行業的過渡的一部分,OJK 制定了一項三階段過渡計劃,以確保順利移交商品期貨交易監管機構 (CoFTRA/Bappebti) 的職責。
第一階段重點是採用現有的 CoFTRA 法規,並進行改進,使其與金融服務領域的國際最佳實踐保持一致,確保回歸期間實現“軟着陸”,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後續階段將加強監管框架並支持該行業的長期發展和創新。
新法規旨在確保数字金融資產交易有序、公平、透明、高效地進行。它強調了強有力的治理、風險管理、市場誠信和消費者保護的重要性。隨着政府的監管政策不斷完善,印尼的加密市場正在快速成長,成為全球Web3和数字資產領域的重要參与者。
(二)交易格局:USDT主導,TRX緊隨其後
根據Beosin對該地區的近幾年的主流幣種(交易排名前五)與出入向交易筆數的交叉數據統計可知,USDT 在出向和入向交易中都保持較高的活躍度和價值佔比,在印度尼西亞,它可能被廣泛用於規避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風險以及進行法定貨幣與加密貨幣之間的轉換。TRX 在出向和入向交易筆數上都表現活躍,說明其在印度尼西亞地區也具有廣泛的用戶基礎和較高的市場認可度。
BNB 在出向交易筆數上領先,显示其在印度尼西亞投資者進行外部交易時的重要地位。它可能憑藉其所在平台的生態優勢,如手續費優惠、參与平台項目等,吸引本地投資者將其用於跨境交易和資產轉移。ETH 雖然是全球知名的加密貨幣,但在印度尼西亞地區的交易筆數相對其他部分主流幣種沒有優勢。這可能是由於本地對智能合約等基於 ETH 的應用開發和使用相對滯后,或者是受到其他競爭幣種的衝擊。SHIB 在出向和入向交易筆數上都極低,表明其在印度尼西亞地區的市場接受度有限。儘管它在全球範圍內具有一定的話題性,但在該地區可能尚未形成成熟的交易生態。
綜合來看,印度尼西亞地區的加密貨幣交易呈現出一定的特徵,不同加密貨幣在出向和入向交易筆數上存在差異,反映出各幣種在本地市場的受歡迎程度、應用場景和投資者偏好的不同。TRX 和 USDT 在該地區的交易活躍度較高,具有較為廣泛的市場基礎;而 SHIB 等幣種的交易活躍度較低,市場接受度有待提高。
(三)監管環境:政策調整與市場增長
2023 年 7 月,印尼正式推出了全球首個由國家支持的加密貨幣交易所Tokocrypto,2024 年,印尼商品期貨監管機構考慮調整稅收政策,擬將投資者的稅收負擔減半,以刺激國內加密貨幣市場的增長。這一稅收政策的調整旨在鼓勵更多投資者參与市場,促進市場的活躍度。由於加密貨幣市場的創新性和快速變化性,現有的監管政策可能無法完全適應市場的發展,同時,監管政策的頻繁調整也給市場參与者帶來了不確定性,影響了市場的穩定發展。因此,在市場用戶急劇增長的情況下,對黑灰產業資金流向以及受制裁平台的資金流入的風險也相應快速增長。
令人遺憾的是,在本次涉及到20000餘個鏈上地址分析樣本中,有超過一億美元的資金涉及風險實體交易。深入研究這部分風險交易的類型以及高風險資金流動現象,對於防範和打擊相關違法犯罪活動具有重要意義。Beosin根據抽取到的區塊鏈地址樣本,對相關交易實體的資金流動情況以及風險資金流向情況進行分入剖析:
(一) 涉及的主要標籤類型
Beosin 通過風險標籤將與黑灰產業密切相關的地址劃分為5個大類、13個小類,本次分析的交易樣本涉及的高風險類別主要包括:
● Gambling(賭博):單一涉風險資金最大的類型
● Scam:包括虛假投資、龐氏騙局、殺豬盤詐騙以及釣魚詐騙等
● Blacklist:包括USDT、USDC凍結黑名單以及USDT已經解凍的名單
● Underground Bank:主要進行洗錢等非法金融活動
● Sanctions:包括OFAC、FATF、UK制裁等
這些風險地址類型中,涉及到50多個具體的黑灰產業實體。
(二)資金來源方向的風險交易分析
Beosin 的分析显示,在對流入方向涉及的32個高風險實體的資金進行深入研究時,發現這部分風險資金交易次數達到 5557 次,總價值超過 4 千萬美元,平均交易額超過7000美元,涉及到2.4%的樣本地址,這些地址最早在2022年就已啟用。這一數據表明該地區存在持續且規模較大的風險資金流入。這些資金可能來自於一系列的非法活動,對當地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造成潛在威脅。
來源風險資金TOP5列表:
具體風險資金交易分佈情況如下:
從交易金額和交易筆數的維度分析,賭博類風險資金在風險資金流入中佔據主導地位,且呈現出集中化的特徵,在 32 個風險實體劃分后的標籤類型中,‘Gambling’在風險資金數據中的交易流入金額總數佔比和交易總筆數佔比(分別為 56% 和 72%)遠高於在其他風險資金類型。
同時,來自於受制裁平台和地下錢莊的資金超過了450萬美元,這部分資金可能是在利用印尼地區的交易所進行混幣或者洗白變現,進一步增加了資金的追蹤難度和監管風險。
(三)資金流出方向的風險交易分析:賭博與詐騙成重災區
Beosin 的分析显示,在對流出方向涉及的49個高風險實體的資金進行深入研究時,發現這部分風險資金交易次數超過33000次,總價值超過9600萬美元,平均交易額超過2900美元,涉及到2.6%的樣本地址,這些地址最早在2019年就已啟用。這一數據表明該地區存在持續且規模較大的風險資金流出。這些資金可能進入一系列的非法活動,對當地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造成潛在威脅。
流出風險資金TOP5列表:
具體風險資金交易的分佈情況如下:
從總體風險資金佔比情況的維度來看:風險資金流出交易筆數佔據相關實體交易筆數的7.74%,交易額則是超過了3%.
其中超過7100萬美元的資金進入了賭博平台和地下錢莊,在風險資金中,仍然是主要的資金流出方向。當前利用賭博平台洗錢也已經成為了行業的常用手法,黑灰產資金可通過“下注-贏回-提現”洗白,使其看似合法收入,在許多加密賭博平台未經監管的情況下,導致了資金的監管難度大幅提升。
在另一方面,通過分析發現,有超過900萬美元的資金流出到了釣魚地址,平均每筆交易額達到了8000美元以上,可見存在大量的投資用戶遭遇了詐騙犯罪,並且損失金額相對較高,嚴重危害了當地的社會穩定和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
最值得關注的是,有接近500萬美元的資金,進入到了OFAC制裁、FATF制裁的相關實體,這部分資金風險係數相對較高,可能被用於支持受制裁國家或者實體的生產經營活動,是虛擬貨幣監管的一大風險點,
不過最後,分析發現,有接近890萬美元的資金,流入到了曾經或者正被凍結的地址中,說明部分風險資金已經被追溯並凍結,說明鏈上資金的監管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被追回資金總體佔比較少,監管力仍需加強。
(一)結論:印尼貨幣交易市場的風險展露
1.風險資金關聯風險
在印尼加密貨幣市場中,大量用戶參与交易使得資金流向難以精準把控。從黑灰產業資金流動來看,賭博類資金異常活躍,近 5000 萬美元資金直接流入賭博平台,交易頻次高達 24000餘次。由於加密貨幣交易的匿名性和區塊鏈技術的複雜性,這些資金在流入賭博平台後,可能會通過複雜的混幣服務等手段進行轉移,與合法資金混淆,流向更多非法領域,導致資金流向的追蹤難度極大,金融監管部門難以有效監測和管控資金的真實去向。
2.受制裁平台關聯風險
關聯受制裁平台資金不容小覷,與受制裁平台相關的交易次數近600次,總價值超過630萬美元,涉及地址近200個。眾多用戶參与交易,其中部分用戶不可避免地與受制裁平台產生關聯。一旦用戶的資金流入受制裁平台,不僅面臨資金損失風險,還可能因參与受制裁平台交易而觸犯法律法規。
(二)建議:監管體系建設與技術監管能力提升
1.強化監管體系建設:政策優化與監管機構合作
在優化政策法規方面,印尼政府應結合加密貨幣市場實際發展狀況,制定系統且全面的監管法規。明確各類加密貨幣交易活動的合法邊界,對黑灰產業相關交易、受制裁平台資金流入等行為制定嚴格的懲處措施。
在監管機構協同合作方面,建立多部門協同的監管機制,促進金融監管機構、司法部門、稅務部門等之間的信息共享與協作。金融監管機構負責監測加密貨幣市場的資金流動,及時發現異常交易;司法部門對涉及違法犯罪的交易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稅務部門確保稅收政策的有效執行。各部門形成監管合力,提高對加密貨幣市場監管的有效性與效率,全面遏制風險資金的流動。
2.提升相關預防能力:區塊鏈分析技術與風險防範能力
加大對區塊鏈分析技術的投入,引進先進的區塊鏈數據分析工具,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對加密貨幣交易數據進行實時監測、深度挖掘和風險預警。通過構建風險模型,識別異常交易模式,如資金的快速集中轉移、頻繁小額交易等,及時發現黑灰產業資金和受制裁平台資金的交易線索。
同時,可建立監管沙盒機制,鼓勵區塊鏈企業和金融科技公司在沙盒內進行創新業務試點。在可控環境下對新技術、新業務進行測試和評估,在促進創新的同時有效防範風險。監管機構根據試點情況及時調整監管政策,為創新業務的合規發展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