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作者:Techub 熱點速遞
撰文:Glendon,Techub News
3 月 18 日,近期在加密社區內頻頻引發熱議的「Hyperliquid 50 倍槓桿巨鯨」再次以 40 倍槓桿全倉做空比特幣,成功獲利 510.1 萬美元。Hypurrscan.io 數據显示,該「巨鯨」以 6210.89 枚比特幣創下其持倉規模的歷史新高,持倉價值約 5.18 億美元,成本價為 83898.2 美元,清算價為 85559 美元。
據餘燼監測,該「巨鯨」曾向 Hyperliquid 轉入了 1675 萬枚 USDC 作為保證金,是其地址中的所有資金,包括本金和近一個月來的所有盈利。
而在此之前,「獵鯨小分隊」蓄勢待發,聲稱「今日比特幣就會擊破其清算價」,然而他們本輪的公開狙擊卻以失敗告終。
據鏈上分析師 Ai 姨監測,自 3 月 2 日至今,該「巨鯨」的戰績為 9 戰 8 勝,勝率高達 88.9%,共獲利 1633.6 萬美元。而在其完成上一筆交易僅兩小時后,該「巨鯨」再度向 Hyperliquid 轉入 50 萬枚 USDC 保證金,開啟 MELANIA 5 倍槓桿多單。受此影響,MELANIA 短時上漲約 5%。
看到這裏,大家可能好奇這位「Hyperliquid 50 倍槓桿巨鯨」到底是何方神聖,僅憑一己之力就能帶動代幣價格上漲?同時「獵鯨小分隊」又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早在 3 月 2 日,該「巨鯨」通過 0xe4d 開頭的地址在 Hyperliquid 上分別以 50 倍槓桿做多 BTC 和 ETH,就開始引起了一些加密貨幣 KOL 的關注。
Hyperliquid 是一個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平台,其以高效的鏈上訂單簿、零 Gas 費和高達 50 倍槓桿的交易,成為高風險交易者的樂園。當時該「巨鯨」在此平台上以 600 萬枚 USDC 的本金,開出了超過 2 億美元的多頭倉位。
比特幣:1260 枚,開倉價為 85671 美元,清算價為 84629 美元;
以太坊:49384 枚,開倉價為 2196 美元,清算價為 2133.9 美元。
由於這兩份空單的清算空間僅為 1042 美元和 62.1 美元,跌幅只需達到 2.8% 就會爆倉。因此,起初該「巨鯨」一度被認為是「終極賭狗」。隨後,該地址多單又加倉了 914 枚 ETH 和 41 枚 BTC,彼時其浮虧已超過 90 萬美元。
然而,市場總是充滿了變數。當晚 23 時左右,隨着特朗普發文稱總統工作組將推進包括 XRP、SOL、ADA、BTC 和 ETH 在內的加密貨幣戰略儲備,加密市場行情立即迎來一波拉升,而該地址也迅速扭虧為盈,最終更是成功獲利 683 萬美元。
但由於其開單時機和清倉點位都過於極限,彼時社區內對於其「或為接近特朗普的相關內幕人士」的猜測不絕於耳,甚至於有人認為該「巨鯨」可能是特朗普次子 Eric Trump。於是,該「巨鯨」喜提了「內幕哥」的稱號。
3 月 3 日,該「巨鯨」再次開出了 1345 萬美元的 BTC 空單,當時距離美股開盤僅有 20 分鐘。同樣是熟悉的 50 倍和敏感的時間點,彼時開倉價(93117.5 美元)與清算價(94083 美元)之間的差價僅為 965.5 美元,浮虧則達到了 6 萬美元。但與前一次的情況相似,該地址很快扭轉了虧勢,最終以盈利近 30 萬美元功成身退。
在那之後,該「巨鯨」似乎偃旗息鼓了近一周的時間,直至 3 月 10 日,據 Ai 姨監測,該「巨鯨」已經收穫了 60 萬人的關注,而它也開始用小號(0xf3f 開頭的地址)開始做多 ETH。它以 195 萬枚 USDC 作為保證金,持倉 27809 枚 ETH(約 5788 萬美元),依舊是 50 倍的槓桿,但操作卻更加極限,成本價與清算價的差距縮小至 50 美元,一旦跌破這個閾值就會觸發爆倉。
但結果是,該地址最終在 40 分鐘內獲利 215 萬美元,實現平倉止盈。彼時,它已通過三次槓桿累計獲利 928 萬美元。此後,該「巨鯨」在 3 月 11 日至 14 日期間陸續完成 4 筆槓桿交易,獲利約 310.6 萬美元。而其中一筆交易更是直接造成了近日來熱議的 Hyperliquid 清算事件。
3 月 12 日,該「巨鯨」持續加倉直至 ETH 多頭頭寸達到 17.5 萬枚,持倉價值一度超過 3.4 億美元。就在大家都認為它會平倉獲利或繼續加倉沖高利潤的時候,沒想到它選擇了「自爆」,以撤回保證金的方式將本金和利潤提走了絕大部分,以此來壓縮清算價格,從而導致剩餘超 16 萬枚 ETH 的多頭倉位「主動被清算」。由於它這一舉措,Hyperliquid 的自動清算系統接管該頭寸,其社區驅動的流動性池「HLP Vault」被迫以高價接盤並進行平倉,在此過程中 Hyperliquid 的損失達到 400 萬美元。
而這一事件的直接影響便是 Hyperliquid 合約規則的調整。Hyperliquid 分別將 BTC 最大槓桿從 50 倍降至 40 倍,ETH 從 50 倍降至 25 倍,以限制大額倉位的潛在衝擊。此外,該平台還升級了保證金系統,引入新的保證金規則,要求隔離倉位在轉賬后維持 20% 的保證金率,防止通過撤資操縱清算。
「Hyperliquid 50 倍槓桿巨鯨」在此事件中盈利了 185.7 萬美元。截至 14 日,該「巨鯨」已通過兩個地址實現了七戰七勝。此後,它也僅僅在開設 LINK 多單時虧損了 115 萬美元。
時間來到 3 月 15 日,該「巨鯨」再次以 40 倍槓桿全倉做空比特幣。有趣的是,除去一些跟單喝湯成功的散戶投資者,它的多次勝利似乎終於引起了一些知名交易者的憤怒,一場針對它的「獵鯨行動」由此聲勢浩大地展開。
3 月 16 日,加密貨幣 KOL「@Cbb0fe」發帖徵集「獵鯨小分隊」稱:「如果你願意和這個傢伙一起大幹一場,私信我,我們正在組建團隊,而且已經有不錯的規模了。」隨後,該 KOL 還晒圖表示,「Justin Sun 將加入行動。」
在此期間,還有不少網友留言並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官方 X 賬號呼籲稱:「(Hyperliquid 50 倍槓桿巨鯨)看起來像是一個有組織的『Pump』(指人為抬高資產價格后拋售獲利的操作),是時候調查一下了。」
這場「獵鯨行動」持續了近兩日,於昨日落下帷幕,結局仍是「Hyperliquid 50 倍槓桿巨鯨」笑到了最後。
加密貨幣 KOL「@Cbb0fe」對此表示:「Shorter(空頭)以 900 萬美元的利潤收盤,我們輸掉了這場戰爭,但我們已經很久沒有玩得這麼開心了,祝 Shorter 勝利!」
不過,與其說是圍獵,這實際上就是一場 @Cbb0fe 帶領的團隊與「Hyperliquid 50 倍槓桿巨鯨」及其跟單者之間的對決。那麼問題是,如果該「巨鯨」真的被爆倉了,這是否會促使比特幣市場行情上揚呢?
從理論上看,一旦進行清算,將不可避免地觸發空頭合約的強制平倉機制,這意味着需要在市場中購入等量的比特幣以完成結算,這一行為在短期內或許會推動價格上漲。但是,該「巨鯨」爆倉並不能代表「空頭出盡」的信號,因此這可能不會吸引更多多頭入場,尤其是在當前市場整體情緒低迷、投資者缺乏信心的情況下,比特幣上升動力不足,即便出現上漲,其漲幅和持續時間也可能相當有限。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諸如「Hyperliquid 50 倍槓桿巨鯨」之類交易行為的頻繁發生,其實也是 Hyperliquid 平台在發展壯大過程中難以避免的一環,能夠促進其發現自身機制在面對極端市場行為時的脆弱性。畢竟作為新興市場,它尚未經受長期的市場檢驗。
正如前文所述,為了防範先前清算事件的再次發生,Hyperliquid 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調整合約的槓桿倍數以及提高保證金比率,以此來限制用戶開設過於龐大的倉位。在風險管理方面,Hyperliquid 則是利用跨多個交易所的價格預言機機制,實現每三秒的價格更新頻率,從而規避單一市場因惡意操作而導致的錯誤價格。同時,該平台允許任何人參與清算以提高去中心化程度,並設立了獨立的 HLP Vault 充當清算保險庫角色,集中管理和承擔由清算造成的損失。
值得一提的是,該「巨鯨」的多次交易行為也為 Hyperliquid 帶來了可觀的交易量和關注度,隨着該平台合約市場日益成熟,市場做市商的加入以及平台流動性的逐步提升,價格操縱成本將會顯著增加,到那時市場的公平性和穩定性也將會進一步得到保障。
至於這位「Hyperliquid 50 倍槓桿巨鯨」到底是「內幕哥」還是「操作大神」,它能否維持「常勝將軍」的招牌屹立不倒,這一切還有待時間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