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前言:
AI大模型對算力的日益增長的需求持續推動英偉達業績的顯著提升:其股價呈現瘋狂上漲態勢,營收規模翻倍增長。
作者| 方文三
圖片來源|網 絡
英偉達發布2025財年第一財季業績
美股5月22日盤后,英偉達公司發布了其截至2025財年第一財季的財務報告,報告显示,該季度公司實現了260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率高達262%,環比增長18%,再次刷新了單季營收的歷史紀錄。
同時,公司凈利潤達到了148.81億美元,環比增長21%,同比增長更是高達628%。
此前連續四個財季,英偉達均展現出強勁的市場表現,業績遠超市場預期,本季度亦延續了這一良好勢頭。
此外,英偉達還宣布將進行拆股,計劃於6月7日按一股拆十股的比例進行實施,此舉有望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獲利機會,從而在華爾街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
高盛、伯恩斯坦、花旗、摩根士丹利、傑富瑞等多家知名投行紛紛上調了對英偉達的目標股價。
據紅杉資本3月份的估算,該行業向英偉達投入了大量資金,用於訓練大型語言模型,金額高達500億美元。
然而,相較於此,生成式AI初創公司的收入僅為30億美元,显示出英偉達在AI芯片領域的顯著優勢。
IDC亞太區研究總監郭俊麗曾預測,到2024年,AI芯片市場規模將超過650億美元。
鑒於英偉達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該公司有望在需求爆發中充分受益。
從營收構成來看,英偉達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四大板塊:數據中心、遊戲、專業可視化以及汽車电子業務。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受益於AI服務器市場的持續繁榮,數據中心業務在當季實現了顯著增長,營收達到226億美元,環比增長23%,同比增長更是高達427%,同比增幅相較於上財季仍有進一步擴大。
此外,該業務在總營收中的佔比也由上財季的83%提升至87%,显示出其在公司整體業務中的核心地位。
英偉達首席財務官科萊特·克雷斯在財報電話會議中指出,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市場對Hopper GPU計算平台的持續強勁需求。
隨着英偉達2022年推出的Hopper架構計算產品的陸續交付,數據中心計算產品營收實現了194億美元,環比增長29%,同比增長更是高達478%,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在網絡產品方面,雖然受限於供應問題,營收環比有所下降,但仍實現了32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242%。這表明英偉達在網絡產品領域同樣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和市場潛力。
在汽車和機器人領域,英偉達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本季度,該領域的收入為3.29億美元,較上一季度增長17%,較去年同期增長11%。
此外,英偉達還宣布與比亞迪、蔚來、廣汽AION Hyper、Nuro等知名企業達成合作,為其下一代消費者和商用電動汽車車隊提供動力支持。
同時,英偉達還宣布多個合作夥伴正在利用其生成式AI技術改變車內體驗,進一步拓展了其在汽車和機器人領域的應用範圍。
此外,英偉達還推出了用於仿人機器人和Isaac機器人平台的重大更新的Project GR00T基礎模型,進一步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領域的創新實力。
新一代AI芯片將繼續決定業績走向
在財報會議上,英偉達的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宣布,基於Blackwell架構的AI芯片已成功進行小規模生產,並預計從二季度開始逐步交付客戶,至三季度將實現規模化交付。
他進一步指出,隨着新產品的逐步投放市場,四季度數據中心將能夠運行在這些先進的芯片上,為公司帶來可觀的收入增長。
黃仁勛同時強調,當前市場對於AI算力的需求持續旺盛,導致供不應求的局面,這也預示着上一代Hopper架構的芯片產品仍將持續保持強勁的需求增長。
據悉,英偉達已經啟動H200的生產流程,並預計在即將到來的第二季度實現發貨。
值得一提的是,黃仁勛親自將首台H200系統交付給了OpenAI團隊,並在上周為其標誌性的旗艦模型GPT-4o的演示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較於前代產品H100,H200的推理性能顯著提升,近乎達到前者的兩倍。
此外,天風國際證券的分析師郭明錤透露,英偉達下一代R系列/R100 AI芯片的研發進展順利,預計將於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量產,R100 AI GPU最早有望在明年正式亮相市場。
英偉達發布的Blackwell系列產品恰逢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大規模建設的黃金時期,市場需求旺盛。
據Omdia Research統計數據显示,僅在去年(2023年),全球各大科技公司對H100的出貨量已達到驚人的65萬塊,其中Meta和微軟兩大巨頭各自採購的GPU數量均超過1.5萬塊。
與此同時,各大科技巨頭在最新的財報電話會議中均明確表示,他們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大幅增加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投資。
這一趨勢預示着GPU市場將迎來更為廣闊的增長空間。
作為高端AI芯片市場的領軍企業,英偉達無疑將成為這一波投資熱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Token生意創造AI新的價值
英偉達CEO黃仁勛在財報解讀會議上指出,新的工業革命已拉開序幕,其核心在於實現一種全新商品——Token的大規模生產。
Token作為人工智能的具象化代表,具備高度的可重組性與轉化性,能夠靈活呈現為語言、蛋白質、圖形、視頻等多種形式。
展望未來十年,Token預期將在多個領域催生創新產品與服務,大幅推動行業生產力提升,並有望創造高達100萬億美元的市場價值。
這一論斷具有顯著的顛覆性意義,它昭示着我們正邁入一個以Token為核心價值載體的全新經濟時代。
在這場新工業革命的浪潮中,英偉達憑藉其卓越的技術實力與創新能力,已然成為行業的領軍者,引領着行業的發展方向。
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在聲明中進一步強調,隨着下半年即將上市的Blackwell超強AI芯片的推出,公司將迎來更為強勁的增長動力。
他表示:[新一輪工業革命已然啟動,眾多企業和國家正攜手英偉達,共同推動傳統數據中心向加速計算領域的轉型,並構建新型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廠,以大規模生產這一新型大宗商品:人工智能。]
業績達到[天花板],下一階段發展預期
本季度,英偉達的收入增長相較於彭博分析所預測的數值,僅高出約5%,遠低於先前預期的26%。
同時,英偉達預計其二季度營收將達到280億美元,同比增幅僅介於5%至10%之間,上下浮動幅度為2%,這一增速明顯低於市場預期。
克雷斯強調指出,與去年相比,計算收入實現了超過5倍的顯著增長,網絡收入亦實現了3倍以上的增長。
此外,得益於CUDA算法的應用,英偉達成功將H100上的大語言模型推理速度提升高達3倍,換言之,這一技術突破使得大模型提供服務的成本得以降低至原先的1/3。
英偉達公布的財報显示,在最新季度的數據中心收入中,雲計算大廠貢獻了約45%的份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數據中心收入佔比已從原先的19%大幅下降至約5%。
對此,黃仁勛鄭重承諾,英偉達將繼續竭盡全力為中國市場的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並努力達到最佳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受美國升級出口管制政策的影響,英偉達在數據中心業務上來自中國客戶的營收佔比出現了顯著下滑,從2023財年的19%降至2024財年的中個位數百分比(5%)。
在財報會議上,黃仁勛坦言,由於技術限制,中國數據中心業務已經明顯縮減,但英偉達仍將盡最大努力為中國客戶提供服務。
關於英偉達對2025財年第二季度的展望,公司預計該季度收入將達到280億美元,浮動範圍為正負2%,相較於第一季度預計將實現7%至8%的增長。
同時,公司預計GAAP和非GAAP毛利率分別為74.8%和75.5%,浮動範圍為正負50個基點。
全年毛利率預計將在中期70%的範圍內波動,显示出毛利率可能有所下降,預示着銷售成本可能會有所增加。
在運營費用方面,英偉達預計GAAP和非GAAP運營費用將分別約為40億美元和28億美元。
全年運營費用預計增長將保持在低40%的範圍內。
此外,公司預計GAAP和非GAAP其他收入和費用約為3億美元,不包括非附屬投資的盈虧。
至於稅率方面,英偉達預計GAAP和非GAAP稅率將為17%,浮動範圍為正負1%,且不包含任何離散項目的影響。
結尾:
英偉達在2025財年第一季度的財報表現強勁,超出了市場預期,显示出公司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和強勁的增長勢頭。
黃仁勛對公司的未來充滿信心,他預見到人工智能將引領下一波工業革命,併為各行各業帶來顯著的生產力提升。
此外,公司在AI芯片領域的創新和加速開發,以及對主權AI和多模態AI的展望,預示着英偉達將繼續在AI革命中扮演關鍵角色,也將面臨更加艱巨的行業挑戰。
部分資料參考:鈦媒體:《英偉達凈利暴增628%,但AI芯片銷售放緩訊號已現》,銀柿財經:《英偉達一季報超預期,黃仁勛:下一場工業革命已經開始》,網易科技:《英偉達在[狂飆] 營收增長262% 黃仁勛說要開啟[新的工業革命]》,經濟觀察報:《[AI賣鏟人]英偉達收入與利潤暴漲》,通信乾貨:《英偉達財報解讀:開啟新工業革命,Token生意將創造100萬億價值》,華爾街見聞:《英偉達發布財報!黃仁勛直呼:下一場工業革命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