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文章來源:硬AI
作者 | 常嘉帥
編輯 | 硬 AI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Charlie Chan等在最新報告中指出,看好Windows on Arm (WoA) AI PC的前景。分析師認為,基於Arm架構的AI個人電腦有望在未來幾年獲得更大市場份額,相關半導體股票成潛在受益者。
目前基於Arm的處理器(來自蘋果和高通)在能源效率(以每瓦特性能衡量)方面已經開始趕上x86,這對未來AI PC的競爭至關重要。
對於WoA AI PC芯片出貨量,分析師估計2024年約為200萬台,2025年將增至1500萬台,2026年進一步翻番至3000萬台。假設英偉達和聯發科在2028年佔據WoA PC 50%的市場份額,出貨量達到3300萬台,2025年至2028年複合年增長率高達93%。
在WoA市場,高通目前扮演主導角色,但分析師預計,明年將有聯發科、英偉達等廠商加入競爭。
報告認為,支持WoA AI PC發展的因素正在逐步成熟,未來幾年這一市場有望出現爆髮式增長。分析師預計,2025年人工智能PC將佔筆記本電腦總出貨量的30%,到2026年這一比例將升至50%。
根據IDC的數據,2023年,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在PC市場的市佔率高達79%,其次是蘋果macOS(11%)和谷歌Chrome OS(9%)。
分析師認為,隨着AI大爆發,在即將到來的AI PC時代,“節能”將是电子設備最關鍵的賣點。分析師認為,能夠在兩方面都取得突破且具有一體化優勢的公司,很將成為未來AI PC芯片賽道的贏家:
能夠推出最“節能”芯片的公司可能是人工智能PC的贏家。在未來的邊緣設備(無論是手機、筆記本電腦等)上運行AI應用程序(例如Copilot)將消耗更多的電力,而電池壽命過去一直是移動設備的關鍵限制。因此,我們預計WoA較低功耗的優勢將是幫助其在2024年提高滲透率的因素之一。
Arm架構是一種RISC類型的指令集架構(ISA),而英特爾x86 ISA是一種複雜指令集計算機(CISC)架構。RISC指令更少,功能更簡單,因此解碼邏輯更簡單,晶體管也更少。雖然標準Arm核心的性能可能低於x86產品,但基於Arm的cpu在功耗方面表現出了顯著的優勢。
英特爾今天仍然佔據筆記本電腦CPU市場72%的市場份額,並使用自己的架構生產其大部分CPU產品。在微軟的Windows生態系統中,Arm的CPU佔比很小。
自2016年以來,聯發科一直是Chromebook的Arm CPU供應商。基於Arm的cpu以與Android應用程序的兼容性和較長的電池壽命而聞名,幫助Chromebook在教育市場獲得更高份額。
對於WoA AI PC芯片出貨量,分析師估計2024年約為200萬台,2025年將增至1500萬台,2026年進一步翻番至3000萬台。假設英偉達和聯發科在2028年佔據WoA PC 50%的市場份額,出貨量達到3300萬台,2025年至2028年複合年增長率高達93%。
從產業鏈來看,分析師指出台積電、聯發科、英偉達等幾家公司在WoA AI PC賽道中扮演重要角色:
台積電的3納米先進製程技術以及CoWoS封裝工藝,將助力基於Arm架構CPU與英特爾芯片一較高下。
作為經驗最為豐富的Arm SoC設計公司,聯發科預計將與英偉達合作,在2025年推出集CPU、GPU和AI加速器於一體的遊戲AI PC芯片。
分析師指出,近年來,Arm為智能手機推出了更先進的CPU內核。為了提高基於Arm的CPU的性能,下游公司已經開始開發定製的Arm內核CPU,比如蘋果MacBook的M系列CPU。iPhone上的A系列芯片同樣受益於Arm CPU內核,在一眾廠商中性能領先。。
更加關鍵的是,Arm在智能手機上的領先優勢正在拓展到PC領域,隨着越來越多廠商希望將NPU或APU等專用於AI任務的計算單元集成到其設計中,Arm在功耗和邊緣人工智能推理任務上的出色之處也愈發凸顯。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显示,目前基於Arm的處理器(來自蘋果和高通)在能源效率(以每瓦特性能衡量)方面已經開始趕上x86,這對未來AI PC的競爭至關重要。
此外,微軟也在軟件上對Arm提供了更大力度的支持,有利於廠商轉移到Arm架構芯片:
Arm64EC可能是一個關鍵點。微軟於2021年宣布的Arm64EC可以將基於x86的應用程序的代碼轉移到基於arm的代碼。它類似於蘋果的Rosetta 2,後者用於蘋果Macbook從英特爾芯片過渡到Arm芯片。我們認為,2025年的Windows 12可能比當前的Windows 11更好地支持Arm架構,具有更好的虛擬化技術(emulation)或軟件適配性。
分析師指出,對微軟而言,維護Windows操作系統在PC市場的主導地位,對於未來部署Copilot等AI服務至關重要。而蘋果已經显示了在MacOS中使用基於Arm的芯片的優勢。分析師認為,AI PC或許能為Windows on Arm創造一個新的切入點。
過去十年間,雖然Arm曾多次試圖進入基於x86架構的PC CPU市場,但成效有限。雖然微軟早在2011年就提出了WoA的想法,但由於難以與多芯片廠商集成軟件,未能成功。預計在這一輪的AI熱潮中,微軟會在軟件上加大對Arm設計的支持力度。
分析師還表示,隨着Arm不斷加強異構CPU設計能力,特別是新一代“Blackhawk”(黑鷹)高性能核心面世,Arm可以為AI等新興領域玩家提供頂級硬件解決方案,尤其是大規模邊緣人工智能推理領域:
現在被許可方有能力設計與GPU一致、為PC環境優化的CPU和NPU,並滿足微軟40倍性能提升的需求,以支持在邊緣設備運行Copilot等AI應用。一開始Arm就處於獨特位置,可為基於Windows的AI PC供應芯片。
在WoA市場,高通目前扮演主導角色,但分析師預計,明年將有聯發科、英偉達等廠商加入競爭。與此同時,英特爾、AMD等傳統PC芯片巨頭也在加緊自家NPU(神經網絡處理器)的開發步伐。
分析師還預計,鑒於AI PC剛剛起步,短期內在財務上對Arm的影響可能很小,但從長遠來看,大摩認為Arm架構在AI PC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將支持更強勁的盈利勢頭,27財年開始會反映在財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