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文章來源:字母榜
汽車項目關停、Vision Pro短時間難挑大梁,蘋果的新希望還得靠AIGC。
“我們繼續看好AIGC帶來的收入,很快分享令人興奮的動態,我們相信AIGC的優勢,將讓蘋果脫穎而出。”
北京時間5月3日凌晨的蘋果2024財年第二財季(即2024年度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庫克開篇便率先提及外界關注的AI動向。受此影響,蘋果股價盤后漲超6%,以當天收盤市值26719億美元計算,蘋果一天大漲超16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586億元)。
一周前的特斯拉財報發布會上,馬斯克同樣憑藉一句將加速推出廉價車型的承諾,帶動特斯拉股價盤后大漲,總市值增加近600億美元。
但與特斯拉一樣,大漲的股價,也多多少少遮掩了蘋果相對糟糕的一季度財報數據。2024年一季度,蘋果收入為908億美元,同比下降4%,凈利潤為236億美元,同比下降2%。
收入佔比超過一半的核心硬件iPhone,成為拖累蘋果收入下降的主因。一季度內,iPhone收入同比下降10%,至460億美元。
除了慣常的外匯因素影響之外,導致iPhone收入下滑的另一因素則是去年同期賣得太好了。在庫克看來,如果剔除去年同期超預期的50億美元左右收入,該季度iPhone收入將維持同比持平狀態。
服務業務繼續充當著蘋果財報中為數不多的亮點,一季度收入239億美元,再次刷新紀錄,同比增長14%。
總收入下跌之際,蘋果在各個地區的收入大多遭遇同比下降,其中美洲地區收入373億美元,同比下降1%;大中華區收入164億美元,同比下降8%;日本地區收入63億美元,同比下降13%;亞太其他地區收入67億美元,同比下降17%。唯有歐洲地區同比微增0.8%,收入由去年同期的239億美元,漲至241億美元。
除了披露AIGC進展之外,財大氣粗的蘋果還推出了史上最大力度的股票回購計劃,將在未來拿出至多1100億美元用於股票回購。
不過,與馬斯克談論廉價車型時一樣,庫克也未在財報會上過多披露有關AIGC的更多信息,“我不想搶在相關公告前面透露更多信息。可以說的是,AIGC將成為蘋果產品中的重要一環,我們相信蘋果會在其中脫穎而出,請期待未來幾周我們的最新消息。”
IDC給出的全球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報告中,全球智能手機已呈現復蘇之態,出貨量同比實現了7.8%的增長,總出貨量達到2.894億部。被三星再次奪走TOP1位置的蘋果,重新來到全球第二,其市場份額從20.7%降至17.3%,出貨量同比下降9.6%。
中國市場更是難言樂觀。Canalys發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數據显示,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時隔兩年首次回暖,出貨量與去年同期持平,達6770萬台。然而,蘋果成了TOP5中跌幅最大的一家,以1000萬台的出貨量排名第五,同比下降25%。
稍微值得欣慰的是,蘋果在華業績下降幅度正在減緩。2023年四季度,蘋果大中華區收入208億美元,同比下降13%。至今年一季度,蘋果大中華區收入164億美元,同比下降8%,降幅由雙位數減緩至個位數。
財報電話會上,庫克繼續表達了對中國市場長期的积極、樂觀態度。在被問及iPhone在中國市場一季度的具體表現時,庫克沒有正面回應,”我們沒有辦法就產品品類給出就具體市場的數據。”
從2018年開始,蘋果在庫克主導下由硬變軟,大力開拓軟件服務收入,嘗試將其打造成iPhone之外的增長新曲線,並宣布未來不再公布iPhone具體銷量。
面對新環境下的市場競爭,Canalys研究分析師鍾曉磊指出, “生成式AI手機成為中國廠商在本土市場打造差異化高端體驗,挑戰蘋果的新賽道。廠商正在通過開發有趣實用的AI手機使用場景,並將AI功能部署到最新的旗艦產品中來积極吸引消費者。”
Canalys預計,新一代生成式AI手機在2024年將佔中國市場出貨量的12%,領先全球9% 的平均水平。
除了在生成式AI引入手機方面落後一步外,蘋果在高端市場最強勁的對手——華為,正走向一步步復蘇的道路上。
歷經13個季度后,2024年第一季度,華為重奪中國大陸市場第一。Canalys數據显示,憑藉Mate及nova系列的熱銷,華為一季度出貨量達到1170萬台,市場份額達17%,同比大增70%。
在華為等一眾國產手機的競爭下,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甚至預測稱,對此前2024年iPhone出貨量的市場共識已經開始迎來下調,由2.2-2.25億台,調低至2億台。這意味着,iPhone的年出貨量目標將下調10%左右。
2月底,蘋果正式叫停歷經10年研發,投入數十億美元的汽車項目。汽車一度被視為蘋果內部最神秘、保密程度最高的項目,甚至被郭明錤視為能夠推動蘋果市值增加一萬億美元的關鍵利器。
但面對自動駕駛落地的重重挑戰,蘋果也必須在兩難中做出取捨,最終還是投靠了眼下更為迫切的AIGC,用以保住自己的核心硬件iPhone。
汽車項目逐步關停之後,除了數百名硬件工程師和汽車設計師外,團隊中的大部分員工將被蘋果轉移到AI部門,專註於生成式AI項目。據彭博社科技記者古爾曼爆料,汽車項目員工數目維持在2000人左右。
作為關停汽車項目的後續,兩個月後,蘋果在4月份正式啟動裁員計劃,宣布計劃於5月27日起實施一輪大規模裁員,涉及員工總數達614人,這波裁員被視為蘋果終止汽車和智能手錶Micro LED項目的一部分。
自2020年以來,這是蘋果首次進行大規模裁員,也是繼幾周前取消自動駕駛電動車項目后的又一重大調整。
2023年初,當Meta、谷歌、亞馬遜相繼開啟萬人大裁員計劃后,作為全球科技巨頭中唯一沒有宣布大規模裁員的公司,庫克彼時回應外界相關擔憂時表示,內部已經在着手削減支出和放緩招聘,“我們已經認識到所處的環境是艱難的,所以正在削減成本,對於招聘會採取非常謹慎和深思熟慮的態度。”
但裁員被庫克視為是最後的手段,“公司盡量以其他方式來控製成本。”庫克補充說道。
如今,為了更有效率推動AIGC項目的落地,庫克終於從工具箱中掏出了裁員這把最後的工具。
精簡組織之外,蘋果還在同步推進AI服務器的建設。集邦諮詢此前發布報告表示,超微電腦在积極拓展蘋果公司的AI服務器訂單。郭明錤更是給出過一份預測,預估蘋果2024年將花費47.5億美元購買超過2萬台服務器,以支持其AI技術發展,這一資本開支遠遠超過2023年的6.2億美元。
庫克口中即將對外披露更多AIGC相關消息的一大關鍵時間點,便是5月7日的蘋果特別活動。
古爾曼爆料稱,該活動上蘋果有望發布搭載M4芯片的新款iPad Pro,後者定位為首款“真正由AI驅動的設備”。
一旦成真,這也意味着新款iPad Pro將開啟蘋果向AI硬件轉變的序幕。“從iPad Pro之後,蘋果會把每一款新產品都稱為AI設備。當然,這一切也都是為了回應近期席捲科技行業的AI熱潮。”古爾曼表示。
由新款iPad Pro為蘋果在AI領域開道之後,今年6月11日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將是蘋果對外展示其AIGC能力的另一關鍵舞台,屆時,蘋果將推出一系列基於生成式AI的軟件和工具。
可以預料的是,即將更新的iOS 18,將會植入更多AI相關功能,甚至可以期待亮相13年之久的語音助手Siri,也將迎來2.0版本,在大模型加持下帶來更為強大的智能對話能力,以及提供更加個性化的用戶體驗。
最為外界期待的,可能仍要說今年9月份到來的iPhone 16系列。此前,蘋果已經傳出和谷歌、OpenAI談判,將前者的Gemini、ChatGPT等AI大模型產品融入手機的消息。
國產iPhone同樣被傳出了新的合作對象。在3月份庫克訪華期間,外媒傳出消息,稱庫克正在和百度談判,欲引入百度文心大模型等AI技術。界面財聯社進一步報道稱,其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蘋果曾與阿里以及另外一家國產大模型公司進行過洽談,最後確定由百度提供這項服務,並已經選定百度為今年的iPhone 16、Mac系統和iOS 18提供AI功能。
這不是一個令人意外的消息。百度文心大模型此前已經走進三星手機,其新旗艦Galaxy S24系列集成了文心大模型的多項能力。
但無論最終是選擇引入外部大模型廠商的AI技術,還是蘋果自研,現在可以確定的是,今年將是蘋果藉助大模型重塑旗下硬件的一年,正如庫克所說,“不管iPhone、iPad、Mac,還是Vision Pro,我們都希望將AI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