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文章來源:AI范兒
“OpenAI正秘密研發SearchGPT,目標挑戰Google的搜索霸主地位。該產品將引入聊天問答形式、圖像識別功能和實用小工具,重定義搜索體驗。然而,面對Google的統治地位,OpenAI面臨巨大挑戰。SearchGPT的成功可能將改變搜索行業格局,但技術先進性並非唯一決定因素。
早在今年2月,The Information的一篇獨家報道如同一枚深水炸彈,投向了平靜的科技海洋——OpenAI,這家在人工智能領域迅速崛起的明星企業,正秘密研發一款搜索引擎產品,目標直指互聯網搜索的不朽神話Google。這一消息的披露,不僅攪動了業界的一池春水,更激發了人們對未來搜索技術無限可能性的遐想。 如今,隨着更多的信息曝光,這一變革的產物——SearchGPT,正逐漸揭開其神秘面紗。
SearchGPT:超越傳統搜索的界限
從最新曝光的信息了解,OpenAI的搜索產品可能命名為SearchGPT,它僅僅是一個搜索工具,它是一次對搜索本質的重新定義。
- 通過引入聊天問答形式,SearchGPT讓用戶得以以自然語言的方式探索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
- 圖像識別功能的加入,則意味着搜索不再局限於文字,視覺信息同樣能夠成為精準搜索的入口。
- 集成的小部件服務,如實時天氣更新、高效計算器、全面的體育賽事追蹤、金融市場的即時分析以及全球時區轉換,使得SearchGPT更像是一個全能的生活助手,而不僅僅是一個冰冷的信息檢索機器。
更重要的是,SearchGPT支持的交互式後續追問,打破了傳統搜索引擎“一問一答”的局限,實現了搜索過程中的動態對話,用戶可以根據初次搜索結果的反饋,進行深入挖掘,直至獲得滿意答案。這種創新性的人機互動模式,極大提升了搜索效率,同時也為用戶提供了一種更為人性化的搜索體驗。
更令人矚目的是,輸入網址即可自動總結網頁內容的功能,讓信息篩選變得前所未有的便捷,用戶無需逐字閱讀,即可把握文章核心要點。
在技術層面,OpenAI運用GPT 3.5實現快速搜索響應(類似Perplexity),而更複雜的查詢則交由GPT-4處理(想想 Perplexity Pro),展現了其在AI驅動搜索上的深度與廣度,4-Lite 用於編碼等複雜任務。
開啟搜索新紀元的先兆
OpenAI與搜索引擎的淵源遠不止於此。公司旗下的GPTBot網絡爬蟲,以及ChatGPT Plus與Microsoft Bing的緊密集成,早已為其在搜索領域的野心埋下了伏筆。特別是Microsoft Bing採用OpenAI的GPT-4技術,為搜索引擎定製的AI算法,更是預示着一場由AI驅動的搜索變革已在醞釀之中。
那些即將顛覆搜索引擎的AI新生物
OpenAI通過ChatGPT已經證明了其在創造消費者喜愛產品方面的能力,許多用戶甚至開始將ChatGPT作為一種非傳統的搜索引擎使用。如果SearchGPT成功發布,它將可能成為品牌和企業新的流量入口,這對於市場格局的影響不可小覷。特別是在當前AI搜索應用日益受到追捧的背景下,如Perplexity AI在美國市場的風靡,以及中國“秘塔AI搜索”的迅速崛起,都預示着AI驅動的搜索方式正逐步改變用戶的搜索習慣,引領着行業趨勢。
Perplexity AI是一款由AI聊天機器人驅動的研究和會話搜索引擎,能夠使用自然語言預測文本並回答查詢。該產品於2022年推出,通過網絡來源生成答案,並引用文本響應中的鏈接。截至2024年1月,Perplexity每月擁有約1000萬用戶。
自2024年1月宣布B輪融資以來,Perplexity的月查詢量已增長至1.69億次,並在過去15個月內累計處理了超過100億次查詢。截至2024年,Perplexity已融資1.65億美元,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
其投資者包括亞馬遜CEO Jeff Bezos、Nvidia、Databricks、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Susan Wojcicki、Jeff Dean、Meta首席科學家Yann LeCun、前OpenAI研究員Andrej Karpathy、前GitHub CEO Nat Friedman、YC CEO Garry Tan等多個互聯網大佬。
另一家重要的AI搜索公司來自中國,即秘塔AI搜索。在2024年3月的第三方調研數據中,秘塔AI搜索名列榜首,增速超過競爭對手Kimi。秘塔AI搜索是由中國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秘塔科技於今年初推出的一款AI搜索產品,能夠顯著提升搜索效率,解決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等場景中的各類搜索需求。
秘塔AI搜索以其清爽無廣告的界面、獨到的信息結構化展示方式著稱,不僅通過腦圖和大綱直接呈現搜索結果,還確保信息可靠,提供來源鏈接以便用戶追溯驗證。
它進一步輔助用戶理解,將相關輔助信息梳理成表格,涵蓋事件、時間線、人物等多維度內容,並特別設計了學術搜索模式,聚焦專業期刊與論文,配備快速摘要瀏覽及一鍵導出規範格式的參考文獻功能,全面提升搜索效率與深度。
OpenAI挑戰Google:一場看似不可能的戰役?
然而,面對搜索引擎領域的絕對王者Google,OpenAI的征途無疑是艱難且充滿未知的。儘管人們對更多的搜索選項抱有期待,但OpenAI要想真正動搖Google的統治地位,無疑是一場艱巨的挑戰。回顧歷史,即便是財力雄厚的微軟,近年來在Bing上傾注了大量心血,包括引入AI技術的升級,但其市場份額的增長卻顯得微乎其微。
Google之所以難以撼動,很大程度上在於它已經成為人們搜索行為的習慣性選擇,其品牌效應、龐大的數據積累以及持續的技術優化,構成了堅實的護城河。
在評估OpenAI能否成功挑戰Google時,我們不得不反思,搜索領域的競爭是否僅僅依賴於技術的先進性?事實上,用戶體驗、品牌信任度、生態系統整合能力以及市場推廣策略等多方面因素,都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正如英偉達CEO對Perplexity AI的高度評價,以及秘塔AI搜索在中國市場的流行,這些成功的案例背後,是對於用戶需求深刻理解與精準滿足的結果。
結語:搜索新時代的曙光
OpenAI的SearchGPT,或許正是那束劃破搜索領域沉寂夜空的曙光,它代表的不僅僅是技術的躍進,更是對傳統搜索範式的一次顛覆。無論SearchGPT(或其他應用)最終能否成為真正的“Google殺手”,它都已經開始在搜索技術的進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未來的搜索世界,將因AI的深度融入而變得更加智能、個性化與高效。而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如何在這場技術變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享受技術帶來的便利,將是值得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