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文章來源:量子位
圖片來源:由無界 AI生成
號稱要干翻所有APP的Rabbit R1,短短5天時間已經賣了50000台!
什麼概念?
一台售價199美元,Rabbit R1已經賺得盆滿缽滿——1000萬美元。
而之所以如此受到熱捧,無外乎其復古的設計和簡潔的操作。
例如在CEO呂騁(Jesse Lyu)的實測操作中,只需對它說一句“Play Feel Good Inc”,這首歌就播放出來了:
再如拿着它對着屏幕中Discord論壇,問一句“大家在討論什麼”,Rabbit R1就可以對“看”到的內容做出總結:
但與此同時,現在拿到真機的網友卻曬出了與呂騁所展示的截然不同的一面。
這位網友讓Rabbit R1“看”了一眼菜單,並提出問題:
食用它們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Rabbit R1在收到問題后先是說了一句“讓我看看”,然後……
足足近20秒的時間,空留網友舉着機器駐足等待……
這位網友甚至表示:
想象一下,你在一個嘈雜的環境中,它第一次不能完全理解你(或者你只是說錯了),糾正錯誤的過程得花費1分鐘了吧。
真機實測視頻一出,本在熱度上的Rabbit R1,瞬間吸引了更多網友的討論和爭議。
爭議點之一,就是機器響應時間過慢的問題,有人將其歸結為LLM自身處理速度的問題;也有人認為這是所有AI終端都有的通病。
但由此引發了Rabbit R1爆火背後更大的一個問題——
這樣的AI硬件為什麼會如此爆火?它到底適不適合當下和未來?
以至於有人還直接曬出了這樣的一個視頻,認為Rabbit R1做個APP就夠了:
而面對這些諸多問題,我們發現,呂騁在一次深度訪談中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呂騁認為Rabbit的確可以是一款軟件產品,但從他的角度來看,他的背後還有一家企業。
如果Rabbit只是個APP,這就意味着蘋果公司能接觸到它的代碼,這無異於是分享了公司的知識產權。
其次,他們還不得不同時為iOS和Android開發維護這款APP,這期間還需要大量的持續資金投入。
最重要的是,同其它APP一樣,Rabbit會被放在同一個平台上,這給呂騁帶來了一種不安感:
如果明天出現了一個更好的應用怎麼辦?用戶忠誠度幾乎為零!
之所以有諸多顧慮,和Rabbit R1搭載的全新操作系統——Rabbit OS,也有一些關係。
Rabbit OS採用的底層AI技術,不是類ChatGPT的大語言模型技術,而是基於“大型動作模型(Large Action Model,LAM)”打造。
大型動作模型更強調“行為”,雖然從實際展示來看,大型動作模型和大語言模型能實現的功能看起來相差不多,但搭載這種技術的Rabbit OS在聽到人類自然語言發出的指令后,能理解人的複雜意圖,自主操作APP完成任務。
呂騁將這種技術的重要性與多點觸控技術類比,以至於他們想要構建專門的硬件設備來運行它,以此作為對這種技術的保護,也是為了降低風險。
此外,呂騁補充道,Rabbit R1的關鍵處理在雲端,用戶數據比在大多數小批量硬件上的更安全。且還有一個好處,可降低硬件成本,由此每台設備可以省下一些利潤來支付AI處理費用,比如說Rabbit為用戶購買支付ChatGPT服務。
經過一番解釋,呂騁引出了Rabbit R1背後真正可擴展的業務:
人們教Rabbit來做他們自己的事情,本質上是在創造Rabbit,而不是使用APP,當用戶銷售他們自己的Rabbit時,Rabbit OS將會從中抽成。
但這對於用戶而言,似乎還是沒有很好地說明Rabbit R1在當下和未來究竟有什麼意義?
換言之,也是網友們關心的另一個核心問題“是否會是曇花一現”。
我們把時間線再拉長一點,不妨從呂騁以往打造過的產品入手來看。
呂騁,是AI領域的華人連續創業者,西交利物浦大學畢業,創立渡鴉科技(Raven Tech)。
2017年,百度全資收購渡鴉,呂騁擔任百度智能家居硬件總經理;同年,他便帶領團隊發布了百度首款智能音箱Raven H。
後來在2018年CES上的露出,讓《華爾街日報》直接將這款音箱封為當年的最佳產品。
然而即便風光一時,但從結果上來看,消費市場對此並不買單。
在百度一年後,呂騁選擇離職百度,在美國創立了以AI為中心的公司Cyber Manufacture Co.,也就是今天Rabbit的前身。
呂騁有一個愛好——酷愛收集復古合成器,這讓他和瑞典音頻硬件公司Teenage Engineering的創始人Jesper Kouthoofd建立起了聯繫。
Teenage Engineering專門做电子設備及相關產品的設計和製造,小型掌上遊戲機Playdate,就是其與軟件開發公司Panic聯合推出的。
不過從目前銷量的結果上來看,也是較為一般。
再後來就到了Rabbit R1,呂騁同樣也是選擇與Teenage Engineering合作設計。
至於對這款產品最初的想法,呂騁自述:
手機雖是生活中“必需品”,但自訂閱了iPhone的每年升級換新服務,越發覺得與iPhone之間的情感連接不斷被抹去。
換句話說,他對手機已逐漸不感興趣了。
在與Teenage Engineering團隊討論了一番后,雙方一拍即合,對Rabbit R1的構想和設計逐漸清晰了起來——打造將AI和復古結合的小玩意。
呂騁還將設備和《寶可夢》虛構电子設備Pokédex相比較,Rabbit就相當於是寶可夢寵物。
(Pokédex是一個电子圖鑑,用於記錄玩家遇到和捕捉的各種寶可夢的信息)
現在顯然也是已有不少網友get到了這一點:
不過從呂騁打造的爆款AI硬件中,我們也能看到些許相似之處。
例如Rabbit R1和Raven H一樣,都是在CES中亮相併走紅。
至於Rabbit R1這次的熱度和銷量能持續多久,就需要交給時間來作答了。
參考鏈接:
[1]https://twitter.com/felix_red_panda/status/1749522604027682946
[2]https://twitter.com/AndyManganelli/status/1749188222901506123
[3]https://www.fastcompany.com/91013196/how-design-drove-10m-in-pre-orders-for-rabbit-r1-ai-hardware
[4]https://twitter.com/jessechenglyu
[5]https://twitter.com/IAoptima/status/174875316946564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