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2024 年 1 月 5 日,“智求共贏・中國 AIGC 產業應用峰會暨無界 AI 生態合作夥伴大會”在杭州未來科技城召開。大會由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餘杭區科技局和餘杭區企業(人才)綜合服務中心聯合指導,時戳科技主辦,AI 新智界提供媒體特別支持。
萬事利人工智能創意項目總經理劉婧在主題演講中分享了萬事利絲綢將 AIGC 用於絲綢設計,進而打通柔性化生產的成功案例。劉婧還介紹了萬事利絲綢與無界 AI 共同推出的絲綢行業首個實用圖形 AI 大模型——萬事利花型大模型,基於該模型的 AI 繪畫小程序——“靈畫”也在發布會當天正式上線。
以下是 AI 新智界整理的演講內容,為方便閱讀已進行部分刪減:
各位無界 AI 生態的合作夥伴,以及未來的合作夥伴,大家好!
我叫劉婧,來自萬事利 AIGC 實驗室。萬事利絲綢一直在絲綢、文創領域深耕了 48 年,我們在 2018 年開始就在研究人工智能領域如何去打破文化創意行業里的創意設計生產力瓶頸。2022 年開始到 2023 年初,大模型有了非常飛躍式的發展,我們迅速轉到了 AIGC 領域探索,將“萬事利 AI 平台”正式更名為萬事利 AIGC 實驗室。
其實從 2018 年開始,我們一直在用卷積神經網絡 CNN 模型去做設計創意的生態,大家現在看到的是我們幾年前的訓練邏輯。我們通過圖形的結構、色彩、花型、元素等轉換利用,去實現設計生產力的突破。這種 CNN 模型很大的局限性在於數據庫的積累和數據庫的分類管理等。只要我們的素材不夠多,算法再強大也很難變換出好的結果。
2023 年興起的大模型是生成對抗網絡(GAN)實現的,不僅提前把自己訓練成了本科生的狀態。其次,它真正解決了我們對於元素庫的困擾。
我們的花型庫基於之前 48 年的積累有一定的量,但這個量能不能每年再按這樣的速度迭代其實是有非常大的問題。所以我們在去年 6 月份時就和無界 AI 簽了合作,希望通過站在大模型基礎上去共創一種垂直領域的應用模型。我們作為一個實體企業並不是要建一個屬於生態行業的巨大模型,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思考如何把大模型落地,解決企業和技術之間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先生產後銷售的模式,對目前的製造業造成了極大困擾。我們以 AIGC 圖形創意設計能力為核心,推出了萬事利的選品平台,為客戶提供線上選品、一鍵打樣等服務。同時結合全球首創的“最快 2 小時拿成品且零污水”的 GBART 数字化綠色印花一體機,建設了柔性智能生產鏈,實現了先銷售後生成的柔性生產模式。
在 19 屆杭州亞運會上,我們的這套模式經受住了考驗。在亞運會主媒體中心,萬事利打造了佔地 100㎡的“AI 絲巾設計體驗館”,媒體記者可以通過與 AI 互動,設計個性化亞運主題絲巾,並且在智能生產區現場製作,兩小時拿到成品,吸引了 8000 多家國內外媒體爭相報道。在亞運村,萬事利設立了文化屋、市集、特產店三大服務展示點,為 190 位亞運冠軍定製了個性化絲巾,200 多位冠軍簽名為中國絲綢簽名。
前两天李彥宏老師在大會上也強調,大模型本身是沒有什麼價值,只有精準聚焦到自己的產業,應用起來才有價值。萬事利把在紡織、印染、絲綢專業領域的特質與 AIGC 融合,和無界 AI 一起共創萬事利“花型大模型”,在大模型的基礎上可以生長出非常多的產品或者小工具,是非常有價值的。
萬事利花型大模型共有 12 款主題,今天我們在現場發布的是“十二呈祥”、“花開樂語”、“未來新紀”和“幻影人像”4 款主題,到明年 4 月份就會完成其餘主題的訓練。
在訓練過程中,我們不斷拓展自己對於藝術的認知。我們以前也是非常固化在矢量圖形的訓練邏輯里,但當我們去用大模型的時候,會發現它能給我們很多意想不到的創作。包括這裏展示的動物類、節日花語系列、未來星際系列以及“人民日報畫風”等。其實每一個城市都應該有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文化傳播方式,今天新的大模型 AI 繪畫能力可能是一種非常好的傳播途徑。
我們在 12 月和省委宣傳部旗下《美麗浙江》媒體平台合作,做了城市花語的絲巾系列,從創作到展示,再到消費者手上,基本上是 3 天的時間全部完成了。我覺得裏面一個是有大模型的智慧,另外是有柔性快反的生產能力,集中把這種生產效果交付出去。
在新年禮的環節上,我們用了“字藏於畫”的能力將新年祝福做到實物的捲軸上。
我們為什麼要去做這些好玩的,好像和絲綢行業沒有那麼強相關,但又非常美的東西呢?因為絲綢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質感,有中國文化底蘊的畫卷,它是一個海納百川的載體,而 AI 可以打開它的想象力。
今天現場,基於萬事利花型大模型的 AI 繪畫小程序——“靈畫”已經正式上線,並推出了非常好玩的数字化心意卡產品,有興趣的夥伴們可以去掃碼體驗一下。
最後,AIGC 真正打開了一片星辰大海,不斷激發我們的藝術想象。接下去我們要做的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什麼樣的路徑走向那片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