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在“智求共贏・中國 AIGC 產業應用峰會暨無界 AI 生態合作夥伴大會”上,無界 AI 與萬事利絲綢共同宣布推出絲綢行業首個實用圖形 AI 大模型——萬事利花型大模型,基於萬事利花型大模型的 AI 繪畫小程序——“靈畫”正式上線。文生視頻軟件 Pika 上線 Pika 1.0 付費計劃,包括標準和專業兩個檔次,分別是 10 美元和 60 美元。
AI 公司“斑頭雁智能科技”獲億元融資,原釘釘副總裁創業殺入 AI Agent 賽道
據 36 氪 1 月 3 日報道,人工智能公司“斑頭雁智能科技”近日完成近千萬美元 A 輪融資,用於繼續深入打造企業級 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產品 BetterYeah AI。斑頭雁智能科技目前累計完成 2 輪融資,融資額合計人民幣 1 億元。斑頭雁智能科技在杭州註冊成立已有兩年時間,由釘釘創始團隊成員、原副總裁張毅(花名陶鈞)創立。
中科融合完成數千萬元戰略輪融資,專註於自主研發的 AI+3D 芯片和模組產品
據《科創板日報》1 月 8 日報道,中科融合宣布已於 2023 年底完成數千萬元戰略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老股東萬訊自控及海南明灃等聯合投資,華興資本擔任財務顧問。中科融合為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孵化企業,其在智能光學傳感領域持續追求科技創新,專註於完全自主研發的 AI+3D 芯片和模組產品,構建從“MEMS 芯片 + AI 算法 + SOC 芯片”的閉環技術鏈路。
英國公司 Robin AI 完成 2.6 億美元 B 輪融資,由淡馬錫領投
據站長之家 1 月 4 日報道,英國公司 Robin AI 成功完成 B 輪融資,籌得 2.6 億美元,總融資額接近 4.3 億美元。該公司致力於開發基於人工智能的法律合同解決方案,並通過其獨特的技術,成功吸引了新加坡淡馬錫控股有限公司領投的這一輪融資。
Perplexity AI 完成 7360 萬美元 B 輪融資,英偉達、貝索斯等參投
AI 新智界訊,1 月 4 日晚間,AI 搜索公司 Perplexity AI 宣布已完成 7360 萬美元 B 輪融資,由 IVP 領投,參与投資者包括英偉達(NVIDIA)、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NEA、Bessemer、Elad Gil、前 GitHub CEO Nat Friedman、Databricks、Tobi Lutke、Guillermo Rauch、Naval Ravikant、Balaji Srinivasan。在完成本輪融資后,該公司估值達到 5.2 億美元。
斯坦福利用維基百科訓練出大模型 WikiChat,性能領先 GPT-4
據站長之家 1 月 4 日報道,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維基百科數據訓練了一個大模型,命名為 WikiChat,通過優化和改進,成功解決了大模型的幻覺問題,並在事實準確性和其他指標上表現優秀。他們的最佳模型在新的基準測試中獲得了 97.3% 的事實準確性,遠遠超過了 GPT-4 的 66.1%。此外,WikiChat 還在相關性、信息性、自然性、非重複性和時間正確性方面領先其他模型。
Hugging Face 開發 8 億參數文生成圖模型 aMUSEd,幾秒鐘內可生成 AI 圖像
據站長之家 1 月 5 日報道,Hugging Face 團隊正試圖通過一款名為 aMUSEd 的新模型加快速度,該模型可以在短短几秒鐘內生成圖像,比其他競爭對手如 Stable Diffusion 更快。
這款輕量級的文本到圖像模型基於谷歌的 MUSE 模型,參數規模約為 8 億。aMUSEd 可以部署在移動設備等設備上。它的速度來自於它的構建方式。aMUSEd 採用了一種稱為 Masked Image Model(MIM)的架構,而不是 Stable Diffusion 和其他圖像生成模型中的潛在擴散。Hugging Face 團隊表示,MIM 減少了推理步驟,從而提高了模型的生成速度和可解釋性。而且它的小尺寸也使得它運行速度很快。
迷你 AI 開源模型 TinyLlama 發布,佔用僅為 637 MB
據站長之家 1 月 6 日報道,TinyLlama 團隊發布了一款佔用僅 637 MB 的高性能 AI 開源模型 TinyLlama。TinyLlama 是 Meta 開源語言模型 Llama2 的緊湊版本,該模型有着 10 億參數,性能優越,適用於多領域的語言模型研究,其最終版本在性能上超越了現有規模相當的開源語言模型,包括 Pythia-1.4B、OPT-1.3B 和 MPT-1.3B。據悉,TinyLlama 可在邊緣設備上部署,也可用於輔助大型模型的推測解碼。
微軟微型 LLM Phi-2 現已開源,據稱性能優於谷歌 Gemini Nano
據 The Decoder 1 月 6 日報道,微軟以 MIT 開源許可證發布 Phi-2。MIT 許可證允許對許可軟件進行商業使用、分發、修改和私人使用。去年 12 月,微軟發布 27 億參數語言模型 Phi-2, 據稱,其性能與 Google Gemini Nano 2 不相上下,甚至更勝一籌。
無界 AI 與萬事利聯合發布國內首個服裝絲綢行業大模型——萬事利花型大模型
AI 新智界訊,1 月 5 日,“智求共贏・中國 AIGC 產業應用峰會暨無界 AI 生態合作夥伴大會”在杭州未來科技城召開。大會由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餘杭區科技局和餘杭區企業(人才)綜合服務中心聯合指導,時戳科技主辦,AI 新智界提供媒體特別支持。
大會上,無界 AI 與萬事利絲綢共同宣布推出絲綢行業首個實用圖形 AI 大模型——萬事利花型大模型。萬事利絲綢董事長李建華在發布會上表示,“萬事利絲綢就是要通過 AIGC 來探索更具想象力的發展之路,我們完全有信心在人工智能時代超越西方傳統奢侈大牌,讓設計變得便捷、高效、充滿創造力,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審美的需求。”
據萬事利 AIGC 實驗室主理人劉婧介紹,2023 年 5 月,無界 AI 和萬事利正式達成合作,共同將 AIGC 技術應用於絲巾設計領域。本次推出的萬事利花型大模型基於 50 萬 + 高標準質量素材訓練出 12 個不同主題的 LORA 模型,首批公布的有四個主題:“十二呈祥”、“花開樂語”、“未來新紀”和“幻影人像”,這些主題已經通過模型訓練和內部封裝,實現了精美的紋樣設計。其餘八個主題仍在製作中,包括“印象西子”、“華夏韻味”、“十二星座”、“經典絲巾”、“摩登都市”、“希臘神話”、“歐洲故事”和“異域風情”。
在發布會上,基於萬事利花型大模型的 AI 繪畫小程序——“靈畫”正式上線,並特別推出“新年秘語”活動。目前,“靈畫”小程序的內測已經啟動,用戶分享自己的作品還有機會參与 2w 靈豆獎池瓜分活動,為新年帶來滿滿的的驚喜。
同花順推出問財 HithinkGPT 大模型
AI 新智界訊,1 月 2 日,同花順宣布推出問財 HithinkGPT 大模型。據悉,該大模型採用 transformer 的 decoder-only 架構,提供 7B、13B、30B、70B 和 130B 五種版本選擇,最大允許 32k 文本輸入,支持 API 接口調用、網頁嵌入、共建、私有化部署等能力,併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標註和評測服務。目前,問財 HithinkGPT 大模型的內測申請已經啟動。此外,同花順投顧對話機器人——同花順問財現基於 HithinkGPT 成功升級。據介紹,這是國內金融領域首個應用大模型技術的智能投顧產品。
deepin 深度操作系統推出“看圖 AI 插件”,支持設備端“圖像上色”等功能
據 IT 之家 1 月 3 日報道,deepin 深度操作系統近日推出了一款“看圖 AI 插件”,用戶在安裝后即可在設備端體驗 8 種“AI 修圖”功能。官方宣稱這款“看圖 AI 插件”在“風格轉換”方面使用 DCT-Net(Domain-Calibrated Translation)模型,號稱僅需利用“少量風格數據樣本”,即可生成“高保真、易拓展”的圖片
網易有道推齣子曰教育大模型 2.0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1 月 3 日,網易有道在北京舉行子曰教育大模型創新成果發布會,正式推齣子曰教育大模型 2.0,上下文窗口擴大到 16 K,同時還發布了基於大模型研發的三大創新應用及一款智能硬件新品:AI 家庭教師“小 P 老師”,有道速讀,虛擬人口語私教 Hi Echo2.0,以及有道 AI 學習機 X20。此外,網易有道還宣布將開源基於子曰教育大模型自研的 RAG 引擎“QAnything”,以便與開發者社區共享技術成果。
阿里雲通義千問 App 上線免費功能“通義舞王”
據 36 氪 1 月 4 日報道,阿里雲通義千問 App 上線免費功能“通義舞王”,用戶在通義千問 App 內輸入“通義舞王”“全民舞王”等口令后,即可進入體驗頁面。用戶按照提示要求上傳照片后,十幾分鐘即可生成神形兼備的舞蹈視頻。目前,通義千問首批為用戶提供了 12 種熱門舞蹈模板。該功能背後的算法為阿里通義實驗室自研視頻生成模型 Animate Anyone。
釘釘個人版全量上線:內置 AI 寫真/法律助手等工具
AI 新智界訊,1 月 4 日,釘釘官方宣布釘釘個人版正式全量上線,用戶可點擊手機或 PC 左上角個人頭像進行“釘釘”和“釘釘個人版”的版本切換。
據官方介紹,釘釘個人版內置了基於通義千問的對話機器人“賈維斯”、基於通義萬相的繪畫機器人“繆斯”等 AI 服務,並提供預置 300 多項 Prompt 模板庫的指令中心。用戶可根據需求為“賈維斯”設定助教、程序員、心理健康顧問等多種角色,同時繪畫機器人“繆斯”支持水彩、素描、油畫、3D 卡通等多種風格的繪畫。此外,該版本還增加了鹿班相機、靈動人像、塗鴉作畫、法律助手等多款 AI 工具,提供 AI 寫真、数字分身、AI 作畫、AI 律師等服務。
美圖 AI 視覺大模型 MiracleVision 今日正式上線
AI 新智界訊,1 月 5 日,美圖公司自研 AI 視覺大模型 MiracleVision(奇想智能)正式上線。用戶可在 MiracleVision(奇想智能)官網(miraclevision.com)和美圖秀秀、WHEE 等美圖旗下產品中率先體驗。
據介紹,用戶可前往美圖秀秀體驗文生圖、圖生圖等功能,前往 WHEE 體驗文生圖、圖生圖、模型訓練、局部修改、畫面擴展等功能。此外,美圖公司正式向行業客戶、合作夥伴全面開放 MiracleVision 的模型能力,持續通過 API、SDK、SaaS、模型訓練等形式,助力多場景工作流,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浙江財經大學一退休教授利用 AI 軟件製作“数字人替身”,繼續為學生授課
據澎湃新聞報道,浙江財經大學的退休教授姚建榮研製了一個與自己“一模一樣”的数字人,替代自己給學生免費授課。姚建榮曾任浙江財經大學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學院电子商務專業教授,從教近 40 年,於去年 10 月退休。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雖然已經退休,但仍希望能以某種形式繼續幫助同學們學習。
姚建榮介紹,他主要是通過一個人工智能軟件,將視頻影像輸入進去,合成為一個数字技術人替身,然後再通過平台將講課內容輸入,平台可以自動生成一段講課視頻。“通過這個軟件可以將教學內容自動翻譯成英語、法語等多國語言,24 小時都可以授課,不需要親自上陣錄長時間的視頻了。”
經過數月的研發之後,数字機器人現已具備和姚建榮一模一樣的相貌和聲音,能夠實時為同學們解答基本的學術問題。姚建榮表示,数字人當前處於調試階段,預計春節后正式投用。
文生視頻軟件 Pika 已上線 Pika 1.0 付費計劃
AI 新智界訊,文生視頻軟件 Pika 已上線 Pika 1.0 付費計劃。Pika 的付費計劃分為標準和專業兩個檔次,分別是 10 美元和 60 美元。而在免費版本中,用戶將擁有基礎的 300 積分,可以生成 60 個視頻。
小度推出小度學習機 K16,搭載 AI 互動大語文體系等 20 項 AI 功能
據 36 氪 1 月 8 日報道,小度推出學習機新品小度學習機 K16,官方售價為 2299 元。該產品搭載了小度新一代多模式精準學,以及基於百度文心大模型獨創的 AI 互動大語文體系等 20 項 AI 功能。目前,該產品已在小度官方商城及各電商平台開啟預售。
松鼠 Ai 推出教育行業首個智適應大模型
據經濟觀察網,1 月 5 日,在 AIAED 智適應教育大模型學術研討會上,松鼠 Ai 正式發布國內首個教育智適應大模型,並在會上首次公開分享了應用落地大模型技術的思考與實踐。
松鼠 Ai 董事長栗浩洋稱,過去一年多里,眾多國內外企業紛紛涉足大模型市場,並基於通用大模型開發出了一系列教育應用。然而,這些通用大模型主要是基於大語言模型,核心在於如何更好地與人交互。與此不同,智適應學習系統是一種能夠將人工智能技術滲透到教學的核心環節,從根本上改變學習理念和方法的產品。
英偉達推出 AI 語音識別模型 Parakeet,號稱優於 Whisper
據站長之家 1 月 8 日報道,開源對話 AI 工具包 NVIDIA NeMo 宣布推出 Parakeet ASR 模型系列,這是一系列最先進的自動語音識別(ASR)模型,能夠以出色的準確性轉錄英語口語。
英偉達宣布推出了四個 Parakeet 模型,這些模型基於 RNN Transducer/Connectionist Temporal Classification 解碼器,並且具有 0.6-1.1 億參數。它們能夠應對各種音頻環境,並且在僅使用了 64000 小時的數據集進行訓練后,在基準數據集上實現了出色的詞錯誤率(WER)表現,優於以往的模型。
Meta 推 AI 視頻模型 Fairy,可輕鬆替換視頻人物、改變風格
據站長之家 1 月 8 日報道,Meta 的 GenAI 團隊推出了視頻到視頻綜合模型“Fairy”,該模型比現有模型更快,時間上更一致。研究團隊展示了 Fairy 在幾個應用中的表現,包括角色/物體替換,風格化和長形式視頻生成。
據介紹,Fairy 使用交叉幀關注機制,確保時間上的一致性和高保真度合成。該模型可以在僅 14 秒內生成大小為 512 x384 像素、120 幀(30 fps 下的 4 秒)的視頻,比以前的模型至少快 44 倍。但該模型目前在處理如雨、火災或閃電等動態環境效果方面存在問題,這些效果要麼無法很好地融入整個場景,要麼會產生視覺錯誤。
高盛首席投資官:混合人工智能和應用程序將在 2024 年成為焦點
據 ZDNet 1 月 3 日報道,高盛首席投資官 Marco Argenti 在其發布的年度展望訪談中表示,今年的人工智能領域將以“混合”人工智能和運行在大型語言模型之上的應用程序的興起為主導。
Argenti 提到了 ChatGPT 等“基礎”模型,他說:“混合人工智能就是把這些大模型作為大腦,解釋提示和用戶的需求,或者作為協調者,把任務分配給專門負責特定任務的多個工作模型。”Argenti 認為,除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外,其他公司建立這樣的大型項目成本太高。因此,大多數企業將滿足於在自己的數據中心或雲計算服務中建立較小的神經網絡,並根據自己的專有數據進行訓練。除了混合結構外,Argenti 認為 2024 年還將出現一類建立在基礎模型之上的新型第三方應用程序。
溫州大學元宇宙與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穀雨:所謂 AIGC 殺手級應用存在出現即是王炸的可能
AI 新智界訊,1 月 5 日,“智求共贏・中國 AIGC 產業應用峰會暨無界 AI 生態合作夥伴大會”在杭州未來科技城召開。大會由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餘杭區科技局和餘杭區企業(人才)綜合服務中心聯合指導,時戳科技主辦,AI 新智界提供媒體特別支持。
在下午的“大潮將起,應用為王—尋找生成式 AI 的殺手級應用”圓桌論壇上,溫州大學元宇宙與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穀雨、西嘻影業商業運營中心總經理虞文傑、無界 AI 內容運營總監南山、三維家合伙人曹健、匠韻智能 CEO 修雲鵬、AIGC 視覺設計師突突就生成式 AI 的殺手級應用展開了討論。
穀雨表示,這個時代變化得非常快,出道即巔峰,不管是 ChatGPT 還是 MidJourney,還是 Stable Diffusion,這些軟件一出來受眾面就一下子擴大,不像以前很多軟件有一個孕育期。實際上殺手級的應用,就是出來馬上就有王炸的可能。南山同修雲鵬也發表了類似的看法。南山認為,AI 出現的時候,已經達到了殺手級的概念,因為基本引起了所謂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修雲鵬稱,從日活數據及全面性來看,GPT 已經是一個殺手級應用了。虞文傑認為殺手級應用應具備強交互和強剛需這兩大特點。
周鴻禕:2024 年將成為大模型應用場景之年,殺手級應用出現
據快科技消息,1 月 5 日舉辦的“2023 年風馬牛年終秀”上,360 創始人周鴻禕呼籲 All in AI,未來最大的創新機會在大模型。周鴻禕表示,大模型已經開啟新一輪工業革命,不發展是最大的不安全。
會上,周鴻禕還分享了對 2024 年大模型發展趨勢的十大預測,包括:1、大模型成為数字系統標配,無處不在;2、開源大模型迎來爆發;3、“小模型”湧現,運行在更多終端;4、產業層面,大模型企業級市場將崛起,向深度化、產業化、垂直化方向發展;5、技術發展和應用層面,Agent 智能體將激發大模型潛能,成為超級生產力工具;6、同時,2024 年將成為大模型應用場景之年,殺手級應用出現;7、多模態成為大模型標配;8、文生圖、文生視頻等 AIGC 功能突破性增長;9、具身智能賦能人形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10、大模型將推動基礎科學取得突破。
《中國 AIGC 文生圖產業白皮書 2023》發布:5 年內有望抵達萬億市場規模
AI 新智界訊,1 月 5 日,“智求共贏・中國 AIGC 產業應用峰會暨無界 AI 生態合作夥伴大會”在杭州未來科技城召開。大會由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餘杭區科技局和餘杭區企業(人才)綜合服務中心聯合指導,時戳科技主辦,AI 新智界提供媒體特別支持。在大會上,中國AIGC產業聯盟高級研究員劉秋杉發布並介紹了《中國AIGC文生圖產業白皮書2023》。報告由中國 AIGC 產業聯盟和無界 AI 聯合出品,從 AIGC 文生圖發展歷程、主流工具、產業實踐以及規模預測等多個維度,全面揭示了中國 AIGC 文生圖產業的未來。
報告指出,我國 2023 年 AI 文生圖大模型市場剛剛進入建立的摸索期,尚未出現明顯的商業規模。預計在 2024 年會誕生行業有影響力企業,並推動 AI 文生圖賽道市值大幅度提升,但依然在百億人民幣市場規模之內。另外,到 2025 年 AI 文生圖市場將正式進入商業模式成立期,並進一步推動整個市場規模突破 200 億,從 2026 年開始進入規模增長的爆發期,並在 2027 年左右接近千億級市場規模,而根據新興科技行 業“飛輪效應”理論,以設計類軟件、元宇宙、短視頻創作者經濟等行業發展速度類比推算,該賽道有望在 2029 年抵達萬億級市場規模。
IDC:2024 年生成式 AI 支出將翻倍,到 2027 年將超 1500 億美元
據站長之家 1 月 2 日消息,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預測,2023 年全球企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解決方案上的投資已達 194 億美元,預計在 2024 年將翻番。該預測還指出,包括 GenAI 軟件、相關硬件和服務在內的支出將在 2027 年達到 1511 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 86.1%。
未來幾年,IDC 預計 GenAI 的投資將經歷自然發展階段,企業將從實驗階段逐漸轉向構建基礎設施和訓練數據模型,最終在各個領域實現技術的主流應用。
釘釘聯合 IDC 發布 2024 AIGC 應用層十大趨勢,預測今年全球將湧現超 5 億新應用
AI 新智界訊,1 月 3 日,釘釘聯合國際知名諮詢機構 IDC 發布首份《2024 AIGC 應用層十大趨勢白皮書》。隨着 AIGC 技術的發展,智能化應用將呈現爆髮式增長,IDC 預測,到 2024 年全球將湧現出超過 5 億個新應用,這相當於過去 40 年間出現的應用數總和。《白皮書》指出,2024 年 AIGC 應用的十大趨勢關鍵詞涵蓋應用層創新、AI Agent、專屬模型、超級入口、多模態、AI 原生應用、AI 工具化、AI 普惠化等。
瑞銀預計 2027 年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 2250 億美元,平均每年增長 152%
據新浪財經報道,瑞銀集團在周二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科技行業才剛剛開始大規模增長周期,到 2027 年,人工智能在各經濟體的廣泛應用將使其成為一個 2250 億美元的市場。與 2022 年的 22 億美元相比,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標志著近 152% 的複合年增長率。
研究:GPT-4 在兒科疾病診斷中準確率僅為 17%
據站長之家 1 月 5 日報道,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兒科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GPT-4 在兒科醫學病例的診斷方面的準確率僅為 17%,較去年一般醫學病例的 39% 更低。
在該項由紐約科恩兒童醫學中心進行的研究中,ChatGPT-4 被用於分析自 2013 年至 2023 年間 JAMA Pediatrics 和 NEJM 發表的 100 個兒科病例。研究人員將相關病例的文本粘貼到 ChatGPT 的提示中,然後由兩名合格的醫學研究員對 AI 生成的答案進行評分。ChatGPT 在 100 個病例中僅有 17 個正確的診斷,72 個錯誤的診斷,以及 11 個未完全捕捉到診斷的情況。其中,57% 的錯誤診斷集中在同一器官系統。
Gartner 預測:到 2026 年全球 80% 的公司將在其業務中使用生成式 AI
據《科創板日報》1 月 5 日報道,美國研究公司 Gartner 預測,到 2026 年全球 80% 的公司將在其業務中使用生成式 AI,而 2023 年這一比例還不到 5%。
中信證券:2024 年或將成各形態 AI 應用大規模落地元年
據界面新聞 1 月 8 日報道,中信證券近日研報指出,突破傳統對話模式,2024 年或將成為各形態 AI 應用大規模落地元年。2024 年,預計國產通用大模型將在多模態、邏輯能力、安全性等方面迎來升級,國產模型能力將對標 GPT4.0 同等或以上能力。基於更強模型,應用端料將突破傳統對話模式,全面應用於視覺生成、代碼加工、邏輯解析、流程優化等各類場景。看好 AI 應用產品在辦公、教育、企業管理、傳媒娛樂等領域落地,參考海外 Copilot 等產品形態,以大模型為代表的 AI 各形態應用有望開啟大規模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