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國內首個官方“大模型標準符合性評測”結果出爐,阿里雲、百度、360、騰訊四家企業旗下的大模型產品首批通過評測。Midjourney V6史詩級升級,效果驚艷!
AIGC 直播大模型公司“靈犀深智”完成 5000 萬元天使輪融資
據金十 12 月 22 日報道,AIGC 直播大模型公司“靈犀深智”完成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趣丸科技、獵豹移動、零以創投,本輪融資共計 5000 萬元。據了解,新的融資將用於技術研發,業務拓展以及團隊搭建等。
小牛電動創始人在 AI 垂直模型領域創業,計劃用一年時間突破 100 萬用戶規模
據界面新聞 12 月 22 日報道,小牛電動創始人胡依林再次創業,新公司“時研家”將 AI 技術融入腕錶行業,推出面向腕錶領域的 AI 垂直模型。目前時研家已經完成種子輪和天使輪兩輪融資,由 Capital O 領投,IDG Capital、梅花創投、什麼值得買、小牛電動、時研家創始團隊和個人投資者跟投,總融資金額 5000 萬元,投后估值 3 億元。
法律 AI 初創公司 Harvey 獲 8000 萬美元 B 輪融資,估值達 7.15 億美元
據站長之家 12 月 22 日報道,法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 Harvey 宣布獲得 8000 萬美元 B 輪融資,估值達 7.15 億美元,由凱鵬華盈、紅杉資本、OpenAI 初創基金等投資。
據了解,Harvey 基於 OpenAI 的 GPT-4 系列模型,結合專有法律數據進行預訓練和微調,為律師提供了深度定製的 ChatGPT 助手。此外,Harvey 的產品廣泛應用於法律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和諮詢公司。
AI 公司 rabbit 獲千萬美元融資
據極客公園報道,AI 公司 rabbit 近期又獲得了一筆千萬美元的融資,最新的投資來自美國風險投資家科斯拉(Vinod Khosla)。據相關人士透露,rabbit 近期在內部進行了一次大型行為模型的技術展示,他們的技術和產品的進展速度得到了科斯拉團隊的認可和讚賞,於是做出了追加投資的決定。這 3 筆融資的總額為 3000 萬美元。據介紹,rabbit 是一家基於大型行為模型(LAM,Large Action Model)研發下一代操作系統的 AI 公司。
AI 公司 AutoAgents.ai 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創新工場領投
據 IT 桔子 12 月 25 日報道,AI 公司 AutoAgents.ai 近日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創新工場領投,共青城七熹投資跟投。本輪融資資金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市場拓展以及擴大團隊規模等。據悉,AutoAgents.ai 致力於為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提供自主智能體(AI Agents)以及智能助理(Copilot)軟件服務,以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
國內首個官方大模型評測結果出爐,通義千問、騰訊混元等四款大模型通過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報道,12 月 22 日,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國內首個官方“大模型標準符合性評測”結果出爐。阿里雲、百度、360、騰訊四家企業旗下的大模型產品首批通過評測,代表着其在通用性、智能性等維度均達到國家相關標準要求。根據公開資料,上述四家企業擁有的大模型分別為通義千問、文心一言、360 智腦、混元大模型,其中通義千問是唯一的開源模型。
“大模型標準符合性評測”由中國电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發起,旨在建立中國大模型標準符合性名錄,引領人工智能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該評測對外徵集了學術界、產業界幾十家頭部單位意見,覆蓋評估語言大模型通用性、智能性的 38 項具體評測維度,是基於官方大模型測試基準的權威評測。
智譜 AI 開源視覺語言模型 CogAgent,支持 GUI 圖形界面問答
據站長之家 12 月 21 日消息,智譜 AI 開源了 CogAgent,它是一個視覺語言模型,擁有 180 億參數規模。該模型在 GUI(圖形用戶界面)理解和導航方面表現出色,在多個基準測試上取得了 SOTA 的通用性能。此外,它還支持高分辨率的視覺輸入和對話問答,並且可以針對任意 GUI 截圖進行問答。
智源研究院發布 370 億參數多模態大模型 Emu2
AI 新智界訊,12 月 21 日,北京智源研究院宣布發布具有 370 億參數的多模態大模型 Emu2。
據介紹,Emu2 在少樣本多模態理解任務上大幅超越 Flamingo-80B、IDEFICS-80B 等主流多模態預訓練大模型,在包括 VQAv2、OKVQA、MSVD、MM-Vet、TouchStone 在內的多項少樣本理解、視覺問答、主體驅動圖像生成等任務上取得最優性能。
Emu2 表現出強大的多模態上下文學習能力,甚至可以解決需要即時推理的任務,例如視覺提示和基於對象的生成。基於 Emu2 微調的 Emu2-Chat 可以精準理解圖文指令,實現更好的信息感知、意圖理解和決策規劃。Emu2-Gen 則可接受圖像、文本、位置交錯的序列作為輸入,實現靈活、可控、高質量的圖像和視頻生成。研究團隊還表示,Emu2 可以作為各種多模態任務的基礎模型和通用接口。
蘋果開放 AI 研究成果,發布多模態 LLM 模型 Ferret
據 IT 之家 12 月 25 日報道,蘋果公司於 2023 年 10 月與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發布了名為 Ferret(雪貂)的開源多模態 LLM,但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多關注。因此許多人工智能社區的人士都錯過了 Ferret 的發布。
經營着一個專註於醫學領域開源人工智能的歐洲非營利組織的 Bart de Witte 近日在 X 上發帖:“我不知何故錯過了這一點,蘋果於 10 月加入了開源人工智能社區。Ferret 的推出證明了蘋果致力於影響深遠的人工智能研究,鞏固了其在多模態人工智能領域領導者的地位……ps:我期待着有一天,本地大型語言模型(LLLMs)作為重新設計的 iOS 的集成服務運行在我的 iPhone 上。”
Meta 發布全新 AI 翻譯大模型,實時語音轉換不超 2 秒
據站長之家 12 月 22 日報道,Meta 最新發布了一系列 AI 翻譯大模型,實現實時語音轉換延遲不超過 2 秒,支持多種語言翻譯,並具備模仿語氣、語速、情感等特徵的能力。這一系列模型名為 Seamless Communication,包括 SeamlessExpressive、SeamlessStreaming、SeamlessM4T v2 和 Seamless,其中前三個已經在 GitHub 上開源。
為確保翻譯準確性和避免濫用,Meta 採用了毒性緩解技術,在訓練前過濾“有毒內容”並在翻譯生成過程中自動檢測和調整生成的有毒單詞,同時為音頻添加了水印以追蹤來源。為了防止濫用風險,Meta 還為音頻添加了水印,通過在音頻中嵌入不可察覺的信號,可以準確追蹤音頻的來源,並對抗各種攻擊手段。
輕鬆集團升級“輕鬆問醫 Dr.GPT”大模型
據中國青年網報道,12 月 19 日,輕鬆集團旗下醫療健康服務平台“輕鬆健康”宣布,其自研的垂直領域大模型“輕鬆問醫 Dr.GPT”全面升級。同時,輕鬆健康發布了七項 AI + 健康創新應用,包括針對用戶的“智能問診系統”“個性化健康管理顧問”“慢性病管理計劃”“心理健康指導師”,以及面向醫生的“醫學知識庫和技能培訓平台”“輔助診療助手”“患教內容智創平台”。
Midjourney 開放 V6 模型 alpha 版本測試
AI 新智界訊,12 月 21 日,Midjourney 在 discord 社區宣布開放 V6 模型的 alpha 版本測試。
Stable Diffusion 推出商業付費訂閱計劃
AI 新智界訊,Stability AI 近日發布新聞稿,宣布旗下文本生成圖片模型 Stable Diffusion 推出會員訂閱計劃,其中非商業級會員,可免費使用核心模型,供個人和研究使用;
專業版月費 20 美元,適用於創作者、開發者和初創公司;企業版主要面向大型企業,可以為大規模運營量身定製,價格根據定製情況而定。
努比亞宣布 Z60 Ultra 手機搭載業界首個垂直影像 AI 大模型
據 IT 之家 12 月 19 日消息,正在舉行的努比亞新品發布會上,努比亞 Z60 Ultra 宣布搭載業界首個垂直影像 AI 大模型。據介紹,經過訓練的 AI 大模型,讓努比亞的影像系統進化得更加強大。努比亞自 2012 年成立至今,在 30 多個影像領域,擁有海量且稀缺的專業影像數據,能夠對 AI 進行定製化的專屬影像場景訓練。在努比亞強項的星空、人文等多方面,深度融合 AI 技術,打造業界首個垂直影像 AI 大模型。
小紅書內測 AI 聊天機器人“Davinic 達芬奇”
據 Tech 星球 12 月 25 日消息,小紅書在其主 App 中內測了一個名為“Davinic”(達芬奇)的 AI 功能。這項功能自 9 月開始測試,至今仍在持續,這也是繼 AI 群聊后,小紅書推出的又一項新的 AI 應用。
“Davinic”主要為用戶提供智能問答等 AI 聊天功能,更偏向於提供好物生活類的問答,涵蓋旅遊攻略、美食攻略、地理和文化常識、生活技巧、個人成長和心理建議,以及活動推薦等多個方面。據悉,“Davinic”是基於 Meta 旗下的 LLAMA 大模型進行訓練的產品。
微軟 Copilot 集成 AI 音樂創作平台 Suno,可通過文本生成音樂
AI 新智界訊,12 月 20 日,微軟在官網宣布與 AI 音樂創作平台 Suno 達成合作,並將其功能集成在 Copilot 中,允許用戶通過文本生成多種類型音樂。
谷歌:已在 175 個國家/地區為所有層級的 Colab 用戶提供 AI 編碼權限
AI 新智界訊,12 月 20 日,谷歌宣布已在 175 個地區為所有級別的 Colab 用戶提供了對 AI 編碼的擴展訪問權限。據悉,Colab 最初是由 Google Research 的一個小團隊構建的工具,目前月活躍用戶已超過 1000 萬,其中包括全球數百萬學生,使其成為 Google 最大的人工智能編碼工具。
三星及 Naver 展示最新 AI 芯片,能效比英偉達芯片高約 8 倍
據《科創板日報》援引 Businesskorea 報道,三星电子和 Naver 展示了他們在最近的一年裡共同開發的人工智能(AI)半導體,該產品能效比英偉達等競爭對手的芯片高出約 8 倍,預計將為 Naver 的超大規模 AI 模型 HyperCLOVA X 提供支持。
Meta 發布全新 AI 翻譯大模型,實時語音轉換不超 2 秒
據站長之家 12 月 22 日報道,Meta 最新發布了一系列 AI 翻譯大模型,實現實時語音轉換延遲不超過 2 秒,支持多種語言翻譯,並具備模仿語氣、語速、情感等特徵的能力。這一系列模型名為 Seamless Communication,包括 SeamlessExpressive、SeamlessStreaming、SeamlessM4T v2 和 Seamless,其中前三個已經在 GitHub 上開源。
為確保翻譯準確性和避免濫用,Meta 採用了毒性緩解技術,在訓練前過濾“有毒內容”並在翻譯生成過程中自動檢測和調整生成的有毒單詞,同時為音頻添加了水印以追蹤來源。為了防止濫用風險,Meta 還為音頻添加了水印,通過在音頻中嵌入不可察覺的信號,可以準確追蹤音頻的來源,並對抗各種攻擊手段。
Linkedin 副總裁:AI 時代,學歷價值“大幅縮水”
據 Business Insider 12 月 19 日報道,LinkedIn 副總裁 Aneesh Raman 近日在播客中表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擁有常春藤盟校的學士學位,可能不再是人們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成功的關鍵,學歷的價值正“大幅縮水”。相比於學位,當今的關鍵軟技能是適應能力。Raman 認為,在工作中使用 AI 不僅可以幫助員工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幫助員工更有效地進行跨文化、跨語言和跨部門的溝通,並增強同理心。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ChatGPT 不是“發明”,而是“發現”
據愛范兒 12 月 21 日報道,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在著名科技播客 Lex Fridman Podcast 上分享了自己對生成式 AI 的見解。
對於 ChatGPT 等生成式 AI,貝索斯提出了相當有趣定義:“如今形式的大語言模型並不是發明,它們是發現。”在貝索斯看來,只有我們刻意設計,並清晰了解其運作原理的東西才是發明。譬如,望遠鏡是發明,但通過望遠鏡看到木星,知道它有自己的衛星,這是一個發現。大語言模型更像是發現。我們經常為它們的能力感到驚奇。它們並不是設計出來的產物。
至於 AI 對人類生存的潛在危害,貝索斯展示出樂觀的態度:“我們人類有很多種方法讓我們自己滅亡。這些技術有可能幫助我們不去做這些事,反倒會救了我們。”
AI 教授竇德景:國內大模型達到 GPT-3.5 水平,與 GPT-4 技術差距在縮小
據環球時報報道,12 月 23 日,著名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專家,清華大學电子工程系兼職教授竇德景表示,國內大模型目前達到 GPT-3.5 水平,離 GPT-4 還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在縮小。“以後的人工智能可以達到更高的水平”,竇德景教授從事人工智能研究 20 余年,據他介紹,“人工智能”名詞誕生於 1956 年,過去科技界預計 2050 年左右實現通用人工智能,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出現大大的加速了這一進程,目前來看,5 到 10 年內有望實現該目標。
人民日報評論:AI 客服把人逼瘋?技術雖好,但絕非萬能
AI 新智界訊,12 月 22 日,人民日報評論發文《AI客服把人逼瘋?技術雖好,但絕非萬能》。文章稱,近期,一篇題為《“AI 客服快把人逼瘋了”》的媒體報道受到關注,也再次引發廣大網友對 AI 客服的一片調侃、“吐槽”之聲。AI 客服的好,大家當然清楚:對消費者來說,24 小時在崗、隨時響應、處理程序性事務快捷高效。然而就當前而言,AI 客服還遠未達到人工客服能夠撒手不管的程度。尤其是,那些需要提供更多情緒價值的服務,AI 很多時候不僅發揮不了作用,反而可能產生反效果。“我覺得被 AI 客服接待有一種不受重視的感覺。”這也是不少消費者的心聲。可見,AI 雖好,卻也並非萬能,在應用中更不可能一勞永逸,商家關鍵還是要區分場景、因地制宜。
獵豹移動董事長傅盛:2024 年將是 AI 大模型應用的浪潮年
據界面新聞 12 月 22 日報道,獵豹移動董事長兼 CEO、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在 2023 探索大會上表示,2023 年是 AI 的元年和浪潮年,上半年大家都在投千億大模型。2024 年一定是 AI 大模型應用的浪潮年,一定會出現很多像移動智能手機出來的時候的滴滴、美團外賣一樣在過去那個時代沒有出現過的應用。
傅盛表示,作為一個企業創業者,要意識到只用通用大模型不能完全解決企業的自有問題。創業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私有數據,並不是以前寫在 ERP 系統裏面的數據,而是公司裏面各種決策的流程各種認知迭代的過程就是私有數據。
極越汽車 CEO 夏一平談“大模型上車”:沒有大模型的車是功能車
據 IT 之家 12 月 24 日消息,極越汽車 CEO 夏一平今天在微博上談到“2024 年會是新能源大考年嗎”的話題,認為繼今年“汽車智能化元年”之後,明年將是智能汽車的賽場。夏一平認為,明年必將開啟一場汽車智能化的變革,大模型是分水嶺。沒有大模型的是功能車,有大模型的是智能車,而當前超過 90% 的車主置換燃油車都會選擇智能車。“大模型上車,汽車真正開始智能。”他還表示,未來 3-5 年將會是大模型的時代,大模型將是智能汽車的 OS。
報告:到 2027 年,全球生成式 AI 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 5.22 億台
據 IT 之家 12 月 21 日消息,根據市場調查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近日發布的《生成式 AI 智能手機出貨量洞察》報告,預估 2024 年會成為生成式 AI 智能手機的關鍵元年,預估出貨量將達到 1 億台。該機構預估到 2027 年,全球生成式 AI 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 5.22 億台,複合年增長率為 83%。
該機構對“生成式 AI 手機”的定義,劃分到 AI 智能手機類目下,指可以使用生成式 AI 來創建原創內容,可以本地運行 AI 模型。該機構認為三星和高通是直接的領導者。
我國 5% 至 8% 企業大模型參數躍升至萬億級
據央廣網報道,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發布的研究報告預測,到 2024 年年底我國將有 5%~8% 的企業大模型參數從千億級躍升至萬億級,算力需求增速會達到 320%。目前我國參數規模達到萬億級別以上的大模型企業已有五家,隨着參數規模不斷突破,人工智能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的速度也在不斷提升。我國人工智能大模型 50 強行業應用共涉及 13 個領域,主要集中在金融行業,其次為工業、政務、交通等行業。在我國排名前十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企業中,擁有自主算力資源的企業佔比達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