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原文來源:創業邦
作者丨李霜霜
編輯丨海腰
圖片來源:由無界 AI生成
隨着OpenAI的Dall-E2推出,AI圖像生成再次流行起來,視頻和圖像平台如TikTok、Lightricks、Canva都加入了AIGC的藝術風格組建。月活創作者過億的PicsArt也不例外,它從2019年便開始了AI布局。
PicsArt成立於2011年,是一款圖像編輯軟件公司,因功能套件齊全、風格多樣吸引了大批量“Z時代”用戶,2020年9月全球下載次數超10億次。其創始人兼CEO是一位“60后”Hovhannes Avoyan,哈佛商學院畢業,從1996年開始創業,包括軟件開發和集成服務,15年開了5家公司均被Lycos、Bertelsmann、GFI、Teamviewer和 Helpsystems等跨國公司收購。
截至目前,PicsArt共獲得5輪融資,最新一輪C輪1.3億美元融資發生在2021年8月,投資方包含紅杉、DCM、Softbank Vision Fund、Tribe Capital、Graph Ventures、G Squared和Siguler Guff & Company。
紅杉參与了其3輪投資,此前輪次也包含Insight Partners等資方。C輪融資后,PicsArt估值約為15億美元,進入獨角獸行列。
2022年12月底,PicsArt的AI工具AI Avatar推出AI自拍生成器,基於Stable Diffusion能將用戶照片變成数字藝術照。PicsArt稱,它是第一個支持此功能的主要人工智能照片編輯平台。今年11月,PicsArt推出Picsart Ignite,集成了20多種AI圖像、視頻編輯工具,並向Web、安卓和iOS端上所有用戶開放。
Hovhannes對PicsArt的定位很清晰,要做成“移動版Adobe”,它瞄準Z世代消費人群的需求,追趕着一波又一波時代浪潮。
2011年,4G網絡開啟智能手機時代,更大屏幕、更多影音娛樂程序集成至手機中。這一年,亞美尼亞人Hovhannes Avoyan、Artavazd Mehrabyan和Mikayel Vardanyan共同創立照片編輯軟件PicsArt。
第一個5年,PicsArt適應了Z世代喜愛標識,展示個性的特點。濾鏡、貼紙、Gif庫存大是其特點,讓用戶進行創作,而不是切換風格。
由於當時的亞美尼亞使用iPhone的人數不多,他們最開始在Android端推廣該應用。選擇從Android端開路,也讓PicsArt成功避開了當時的強力競爭對手Snapseed,2013年發布iOS版時,其月活躍用戶已達到2500萬人。
此時,PicsArt百餘個照片濾鏡和照片處理效果使它在多款圖像處理軟件中脫穎而出,功能數量超過了社交攝影巨頭Instagram,在2014年推出Windows版后的一年時間內月活用戶翻了一倍,達到6000萬人。
2015年初,PicsArt完成了第一筆融資,來自紅杉的1000萬美元融資。它利用這筆資金將總部搬到了邁阿密,開啟了它的第二個5年。
2016年,社交媒體和即時通訊大熱,PicsArt在也開始建起了社交互動。據報道,在PicsArt看來,圖片編輯是社交媒體下誕生的“必需消費品”。
這個時期,PicsArt不與社交軟件搶用戶,而是致力於讓移動端工具化。很快,PicsArt又獲得Siguler Guff和等機構的2000萬美元以擴大在亞洲的用戶群,月活用戶增至7500萬。
2017年2月,PicsArt推出Remix Chat消息系統,用戶在裏面可以互相或分組共享圖像、共同編輯,並在次月結合其推出用戶創建和分享貼紙的功能。
圖片可供分享后,平台內“流行音樂、明星、漫畫”等細分標籤契合了Z世代的亞文化和粉絲文化,驅動了年輕群體的強社群傳播。“粉絲群體是我們的重要用戶,年輕用戶非常喜歡偶像”,PicsArt時任COO Tammy Nam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PicsArt辦公室內也擺放着眾多粉絲為偶像製作的應援圖片。這一點同樣吸引中國用戶,二次元視頻流平台B站中推薦PicsArt的教學視頻幾乎都來自“飯圈美工”(追星一族的美工),有趣的是,沒有做任何付費推廣,PicsArt在中國增長了1500萬用戶。
藉助名人效應,PicsArt再次迎來用戶激增。同年7月,俄羅斯超模Natalia Vodianova與PicsArt合作,幫助推動其照片社區內的社會參与和活動。同時,PicsArt與主要消費品牌和明星簽署了合作協議。
據悉,Taylor Swift,Maroon 5,Will Smith等明星和迪士尼、Facebook、FOX等公司都曾幫其推廣。2017年10月,PicsArt的月活數量首次超過1億人。
2018年的夏天,抖音類短視頻流突然爆火,人們偏愛15s內的視頻體驗。PicsArt發現這一潮流后,收購亞美尼亞創意視頻公司D’efekt(EFEKT)進軍短視頻領域,在2019年推出完善的視頻編輯功能。次年7月,PicsArt稱,其應用程序下載量超過10億次。
高速增長后的PicsArt來到第三個五年,AI浪潮席捲而來。早在2019年,PicsArt就在為人工智能未雨綢繆。次年,莫斯科和埃里溫(亞美尼亞首都)都分佈了它的AI實驗室 Picsart AI Research (PAIR),研究AI在圖片編輯和社區管理上的深度應用。在2021年12月,PicsArt以七位數的價格收購亞美尼亞研發公司DeepCraft以幫助視頻推廣,據TechCrunch,PicsArt曾表示,DeepCraft的AI技術人才及其在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方面的突破將增強PicsArt自身的AI技術。
PicsArt繼續專註研發,聯合8個合作夥伴 Photobook、TPS Engage等推出Picsart for Developers,Picsart通過其新的API新產品讓各種規模的企業都可以使用其技術。
把有用的工具全部打包到一個應用程序里,是PicsArt的風格,也是它的賣點之一。
而此時,另一個喜歡“全部打包”的Canva異軍突起,2022年10月將進度條快進到月活用戶超1億,將Adobe甩在身後,其辦公場景的拓寬挑戰了微軟和谷歌,搖身一變成為估值超400億美元的獨角獸。
Canva的高調也給同領域軟件按下了開發創新加速鍵,應用們全部“卷”了起來。
PicsArt在2022年進行了4次AI工具的重大更新,加入了AI藝術字、AI Enhance(圖像質量修復增強)、AI Writer(自動生成文案)、AI Avatar(AI真人照片轉数字風格)
據用戶反饋,PicsArt前2次更新並未真正發揮AI效果。直到去年11月的AI Writer和其2023年1月發布的Sketch AI允許用戶繪製草圖+文字描述想要的風格,用AI生成圖像,才更為體現AIGC。
今年11月,PisArt開始了大整合。推出PicsArt Ignite的AI套件,可使用上述20種AI工具功能。其AI設計工具可分為AI生成、圖像優化、效果增強3個類別。它集成了AI生成圖像、視頻、GIF、人臉、文本、營銷文案/標題、LOGO、貼紙等功能,能夠做到一鍵摳圖、藝術增強、人像髮型替換、背景替換的優化P圖,也能添加圖片/視頻濾鏡、風格遷移、改變藝術字樣式、圖像拓展等效果。
官網數據显示,目前用戶每月進行創意編輯的數量為10億次,生成AI圖像100萬張,有20餘種AI生成式工具,可編輯的照片模板有3億個。
PicsArt的月活用戶從2019年的1.3億,到2023年底的1.5億,增速放緩,與數百個小程序、Canva等初創公司不斷湧現與分流有關。據Sensor Tower統計,PicsArt是2020年1月APP Store收入排名第五的軟件。
用戶增長紅利減少后,PicsArt怎樣繼續掙錢?它的盈利來源有2個,廣告投放和付費訂閱。
運營初期,供用戶免費使用的PicsArt主要靠廣告掙錢,充滿廣告的界面影響了用戶體驗。現在的PicsArt依靠免費增值模式,它漲價了,但廣告變少了。
PicsArt在2018年從免費轉到PicsArt Gold付費計劃。用戶通過訂閱可以享受高級編輯工具和附加福利,起步價每月4.66美元,另外專門為團隊組織提供了Teams的付費方案。
在擴容AI工具后,PicsArt開始新玩法,利用其工具組件龐大的庫來收費。PicsArt for business的商業訂閱計劃分為每月15美元(1000積分)到定製定價四個檔次,通過不同工具對應不同的積分消耗。
值得一提的是,與Canva有類似的契機,疫情也讓PicsArt迎來了數以萬計的獨立企業客戶增長,商戶們轉戰線上,用PicsArt生成產品圖投放市場。
據《福布斯》報道,2021年前7月,PicsArt的收入突破1億美元。8月,其宣布獲得由軟銀 Vision Fund領投的1.3億美元融資,在運營的第10年躋身獨角獸行列。
據KonaeQuity數據,PicsArt的當前年收入為1.58億美元,員工數量1035名,弱點是收入增長差異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營收穩定性差。Hovhannes Avoyan解釋,從免費模式轉為訂閱模式后,90%以上的用戶仍使用免費版本,“我們關注更多用戶願意購買的價值服務,將免費用戶轉為高級用戶。”
跟大多數創業故事的轉折點不一樣,沒有輟學,沒有靈光乍現,也沒有高人指點。PicsArt的創始人Hovhannes Avoyan在1965年出生於前蘇聯時期的亞美尼亞(約2.9萬平方公里,《聖經》中記載的諾亞方舟停靠之國)的醫學家庭,他進入商界的轉折點是蘇聯解體。
20世紀80年代,Hovhannes進入亞美尼亞國立工程大學,學習計算機科學,正好遇上第一代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研究時期。
在那時的亞美尼亞,研究學術和進入國企是最好的追求。Hovhannes繼續進修,進入博士階段。1991年的冬天,蘇聯解體,國內穩定的氣氛打破。
Hovhannes在How I Grew This的播客中回憶,“蘇聯解體之前,我們歷經了生命中的多次危機,戰爭、封鎖、停電的寒冬,也許這是在訓練我成為企業家的抗壓性。”1996年,30歲的Hovhannes完成了博士學位,開始了創業之路。
Hovhannes Avoyan向FDI Intelligence表示:“亞美尼亞沒有石油,沒有出海口,唯一的高利潤途徑是高科技行業。”
在創立PicsArt前,Hovhannes創立或所在的科技公司歷經3次收購。
2000年,Hovhannes將他的第一家公司CEDIT以幾百萬美元賣給了Brience,隨即擔任Brience Armenia的副總。很快,第二次收購在2002年發生,Brience Armenia被Loycos收購,接下來3年,Hovhannes擔任了Loycos Bertelsmann的總經理,同時他也成為了亞美尼亞IT協會主席。
這期間,他去哈佛商學院讀了貝塔斯曼高管計劃,同時還在舊金山州立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身處早期最大的網絡搜索引擎Loycos,Hovhannes感受到信息浪潮的機遇,開啟連續創業。2005年底,他跳槽創立了軟件研發公司和孵化器Sourcio(2016年被HelpSystems收購),2007年創立了網絡監控服務公司Monitis。10月後,Monitis用戶數量增長,Hovhannes將它以400萬美元賣給了TeamViewer/GFI Software。
2011年1月,Hovhannes又創立了PicsArt。這一次創業源於他的女兒Zara在一次社交媒體上發布的一幅畫遭受批評,女兒的沮喪讓他回想起之前被藝術學院拒絕的處境。於是,Hovhannes決心開發一個應用程序來幫助女兒改善圖片,延續她的創作熱情。
據Hovhannes透露,他所在團隊在每個季度有進行300個AB實驗的習慣,“如果經測試有效,我們便會保留它。”
發現了PicsArt有潛在商機后,他聘請了之前在亞美利亞美國大學教書時的學生Artavazd Mehrabyan和Mikayel Vardanyan將PicsArt轉換為業務。
這個“60后”打造的公司能引起“Z世代”用戶的共鳴。目前PicsArt的創意社區有1.5億創作者,將近80%(1.2億)的用戶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
他利用業界與學術界的關係,於2015年在亞美尼亞啟動了機器學習和數據科學教育項目,每年會招聘200名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實習生,目前已有400多名學生完成了該項目,其中50人被選入PicsArt工作。2022 年2月,PicsArt收購了學習平台Code Republic,將其納入其教育部門Picsart Academy以進一步擴大教育服務。“這是最具成本的招聘方式”,現在PicsArt也還在運行這個模式。
2021年,Hovhannes將C輪1.5億美元投入到招聘更多的工程人才中去,讓他們開發人工智能功能,這是為了跟上同功能產品如Canva初創企業、Adobe的市場步伐。“在IT行業,人才缺失是主要障礙,不穩定性也導致亞美尼亞企業獲得投資變得艱難。”
到了2022年,90年代的人工智能研究者Hovhannes正式將AI放入了PicsArt,鼓勵培養数字原生一代的創作熱情。在他看來,AI會增強創造力而不是取代創造力,了解Python、C++或Java將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但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應用什麼樣的設計模式將會更加重要。
Hovhannes將AI看做一項變革性技術,每個公司,每個藝術創作者,甚至每個人都要重新思考如何應對與應用AI。他仍會繼續從亞美尼亞人才庫和新生一代中汲取動力。“他們有精明勁兒,總是挑戰現狀,創業其實就是要改變所有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