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原文來源:數智前線
圖片來源:由無界 AI生成
中東AI正在吸引全球目光。
過去幾年裡,AI和新科技一直是這個區域里的關鍵詞。全球首個從國家層面設立的人工智能職能部門、世界第一所人工智能大學都誕生在中東。大模型的風刮起來后,當地的熱情也被點燃。推出開源模型、大規模採購GPU芯片,這些動作里已經少不了中東國家的身影,一些中東國家的電力、金融等行業的企業對行業大模型的應用表露出了濃厚興趣。
中國企業也在抓住這波機遇,在基礎設施、能源、電信、科技、金融等多個領域邁出了腳步。資深人士介紹,在阿聯酋、沙特等地的人工智能項目里,中國企業所扮演的角色已經得到了市場認可。中企正深入到當地的数字化建設深水區。
但從本土經營走向全球布局,企業面臨的不只是“奶與蜜”,還要迎接本地化適配、合規等挑戰,尋找自身獨特優勢,實現驚險一躍。在中國新興科技力量邁開全球化步伐之際,越來越多企業發現,單打獨斗並不明智,抱團進取,生態作戰有助於完成這場跨越。紮根本地的平台型企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成為許多企業完成跳躍的支點和橋樑。
中東,公眾一向有“富得流油,但產業匱乏落後”的刻板印象。但在這一區域,AI一直是最近幾年的熱門話題。
一位資深数字化人士還記得,他第一次聽到中東某國的智慧城市設想時的訝異。他們希望將城市裡所有公共交通電動化、智能化,港口要變成無人港,還計劃做一個東西,讓遊客到這座城市后,從下飛機到出機場、打車、入住酒店全流程,都能智能化地用手機一鍵操作完成。在数字基礎設施尚不完備的時候,這個方案簡直稱得上激進。
而大模型浪潮的到來,給中東的AI雄心又添了一把火。
華為雲中東中亞諮詢與解決方案部副總裁羅仕華告訴數智前線,他們最近驚喜地發現,除了國家政策驅動之外,大部分行業,尤其是國計民生相關的行業,已開始對AI有了相對成熟的想法,甚至對全球應用場景也做了自己的功課。
比如有電力行業的客戶找到他們,希望通過機器視覺手段去解決電力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巡檢問題,“就像我們在國家電網所做過的一樣”。在金融行業,約旦一家排名比較靠前的銀行,更是在探索如何構建自己的金融大模型,希望了解華為在金融行業大模型的策略和布局。
當然,ChatGPT只是更進一步催熟了AI,而在用AI技術使能行業智能化上,中東國家起步其實更早。很多國家都從國家戰略層面設定了頗具雄心的AI發展目標。
比如阿聯酋,早在2017年就成了全球首個設立人工智能部門的國家。2022年4月,其又通過了一個包含30多項舉措和計劃的数字經濟戰略,並成立專門的数字經濟委員會,目標是將数字經濟對GDP的貢獻率在十年內實現翻番,從9.7%(2021年)提升至19.4%(2031年)。
而沙特,在2016年發布了“2030願景”規劃,宣布投資5000億美元建設未來城市Neom。2022年又追加一萬億美元,在Neom基礎上建設TheLine。他們還提出,在2030年前,要讓沙特AI水平進入全球TOP10。
卡塔爾、科威特、阿曼等國家也都提出了各自的“國家願景”,数字化轉型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可以看到,在AI的投入管理及推動力上,這些國家都是傾國家之力在去做。”一位在中東深耕多年的資深人士告訴數智前線。
財大氣粗的中東國家,也已經在大力邀攬各路人才。
2019年10月,阿聯酋在首都阿布扎比設立全球首所人工智能大學MBZUAI,並在次年挖走CMU(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機器學習系副主任、華人教授邢波,出任校長一職,此後,更是在CMU、GeorgiaTech,Oxford、南洋理工等多所知名院校和研究機構頻繁延攬人才。業內人士透露,為了招攬這些人才,中東“土豪”們給出的優待令人咋舌,教授們前往當地面試的機票是價值5萬的阿聯酋航空頭等艙票。
主要承載沙特AI規劃任務的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也招攬了大量人才。它的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實驗室開發者曾表示,該實驗室主要由中國研究人員組成。
大模型浪潮來臨后,這些國家的動作同樣非常很快。今年5月,阿聯酋國有技術創新研究所(TII)宣布,阿聯酋第一個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Falcon40B”開放源代碼,一度被傳是“開源世界中最好的模型之一”。沙特也緊隨其後,表示Kaust也將構建自己的大語言模型。據悉,沙特已通過該機構購買了超3000塊H100芯片。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中東有潛力成為新的人工智能中心。今年6月,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SamAltman)在訪問阿布扎比時,就讚賞了阿聯酋對人工智能重要性的認識,並表示海灣地區可以在全球關於新興技術和監管的對話中發揮核心作用。
而據全球諮詢公司普華永道的數據显示,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佔阿聯酋國內GDP的近14%,占沙特GDP的12.4%。人工智能將為沙特經濟貢獻1350億美元,使其成為中東地區該技術的最大受益者。
中東的AI浪潮猛烈而迅速。這個地方更大的獨特之處還在於,一方面,充裕的財政和十分進取的科技追求,能讓很多科技實現快速落地。但另一方面,受限於歷史積累,中東本身產生科技的能力相對較弱,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和人才數量都還比較匱乏。
這就給了許多中國企業出海中東掘金的機會。
AI數據服務公司整數智能CEO林群書在最近前往中東考察,並參展在迪拜舉辦的全球科技盛會GITEXGLOBAL2023(海灣信息技術展)的過程中發現,這個地方對数字化城市相關的所有人工智能技術、互聯網技術都十分關注,但還缺乏一些好企業和好項目。於是,他們花了两天時間,和展會上遇到的來自企業、政府、學會、高校等的人,把能談的合作都當面談了一遍,成功帶回了一些訂單。
而AIGC公司來畫,為了挖掘新的增長曲線,早在2021年就已經做外包業務的方式,進入到中東市場,並參与了世界杯卡通形象La‘eeb的設計與激活。來畫創始人魏博告訴數智前線,相比其他地方,中東消費群體有着更高的付費意願,客單價也相對更高。“當時我們動畫軟件的主要付費群體,就來自於沙特。”
實際上,相比起前些年,趕往中東這片市場的中國企業,已經越來越多,所屬行業也愈發廣泛。中國企業也正在深入到中東的各個領域,不僅包括互聯網企業,像遊戲、电子商務、生活服務類的企業,也有面向製造業和金融行業提供服務的企業。
最近這波中企出海中東的熱潮中,最先大規模闖入市場的,是一些互聯網企業,如音視頻、遊戲娛樂類的企業,它們中甚至有些直接將平台創建在了中東,主要服務於阿語的客戶群體。
公開數據也显示,中國企業已經在中東互聯網用戶的手機APP中扮演着愈發重要的作用。在沙特和阿聯酋的TOPAPP流行排行榜中,中企出海分別佔據了12/Top30、13/Top30,幾乎佔據半壁江山。
而隨着中國建設建築行業的崛起,越來越多央國企,也在出海到中東,給各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貢獻很大力量。比如卡塔爾世界杯的決賽場地——可容納8萬名觀眾的盧賽爾體育場,就是由中國鐵建所承建。
中國的汽車製造業同樣是出海中東的一大主力。相關統計數據显示,早在2020年,中東佔中國品牌汽車出口海外份額就已經達到33%,約32.67萬輛。其中,沙特和埃及為中國品牌汽車在這一地區的第一和第二大市場。今年6月,沙特投資部還與中國電動車製造商華人運通簽署了一項價值400億元人民幣的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從事汽車研發、製造與銷售的合資企業。
最近兩年,大量的AI企業,也在考慮將自己的生意拓展到中東。比如政務大數據領域的百分點、AI領域的科大訊飛、AIGC領域的來畫、兔展等企業,都已經加大了拓展中東市場的決心和意願。
“中國企業在中東耕耘,可以分為基礎設施、能源、電信、科技、金融等領域,其中在基礎設施、科技等領域競爭是比較激烈的。”華為雲中東中亞區域總裁戴伯堯總結認為,隨着科技全球化,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等領域的数字化進程正在加快,海灣國家對前沿科技的重視和狂熱,也帶來很多数字化的機遇。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賽道,中國企業都在不斷做出貢獻,推進這些國家数字化願景達成。
目前,更多的企業正在對這片市場表現出關注和熱情。11月7日下午,華為舉行的“凌雲出海,來中東吧”全國路演第一站-深圳站的現場,人頭攢動,座無虛席。據悉,這個原計劃容納100家企業的活動,最終實際吸引來超300家企業註冊參加。“我們不得不婉拒一些企業。”戴伯堯說。
大量中企進軍中東,逐漸切進了當地数字化發展的重要領域。隨着這些数字化項目建設進入深水區,資深人士發現,出海到中東的中國企業也需要克服不少挑戰和障礙。
面向區域的特點和區域的需求精準、快速完成突破,站穩腳跟是企業出海和全球化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幾乎所有的出海企業都面臨大量的本地適配工作。羅仕華到中東近十年,他發現大量的企業出海到中東當地,第一個碰到的挑戰通常是人生地不熟和由此而來的產品發展水土不服。
第一個挑戰可能是複雜的合規要求和不同的行業里的監管細則,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很多企業摸不清門路。比如汽車智能化企業到中東發展,要處理複雜的數據合規問題。智能巡航和輔助駕駛功能,通常需要把車輛在道路上行駛的狀況和駕駛員工作習慣以及駕駛歷程保存下來完成分析。這個鏈路里涉及到不少隱私信息,比如車輛本身的維護信息,車主的信息,車在路上行駛可能還會帶上本地的地理信息。
在阿聯酋和沙特等不同國家處理這些數據時,可能有各種法律要求,需要做專門的備案方案來滿足企業的數據收集、存儲、處置和回傳操作。這些都非常考驗企業對當地的行業監管和技術監管細則的理解。
因此,許多出海企業非常急迫想從那些在當地擁有長期運營經驗,在安全合規和隱私保護上有實踐經驗的企業,獲得貼身指導和服務。
對布局中東的企業而言,貼合當地市場,調整產品的服務方式也是出海的題中之義。AI數據服務商整數智能就發現,從海灣信息技術展拿到的訂單,需要以解決方案的方式提供一攬子服務。整數智能CEO林群書介紹,由於當地數據採集到處理相關的生態並不太發達,它們很難像在國內那樣只提供數據服務鏈條上的單一環節產品。“我們要成為提供解決方案的公司,整合數據服務能力,加上國內的直接做AI算法機硬件的配套企業,做成總包,直接去提供相關的服務會更合理一些。”
羅仕華認為,通常情況下在本地有運營站點,擁有技術和產品細分優勢,是出海企業能在中東落地的必要條件。
另一方面,隨着数字化發展深入,中國企業已經進入了更加宏大複雜、涉及多方的場景。資深人士告訴數智前線,比如港口或者教育等領域的数字化,往往牽一發動全身。這些領域背後的決策機構通常有點隱蔽,監管也複雜,要摸清客戶預算來源等,對初來乍到的企業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戰。
有些需求方還會就服務商拿出來的在中國已經驗證過的成熟產品,提更進一步需求。比如,在智慧城市類項目里,沙特和阿聯酋等國家對未來城市建設有非常高的遠景,他們不僅希望解決方案商把成熟的中國實踐經驗帶過來,還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一些提升。在特殊的需求上,能完成一些定製開發,甚至要做一些技術轉讓,這也是當下中東市場里比較需要的東西。
這一背景下,羅仕華認為,對新技術的成熟應用,從複雜的應用場景里沉澱出的場景化應用能力,可能是企業能在區域異軍突起的關鍵。一位企業創始人則指出,技術轉讓過程中,出海企業也要學會設置一些竅門或機制來保護自己、保護客戶資產。
總體而言,出海企業要嘗到“奶與蜜”,需要跨越不少門檻,這些問題是企業在本土發展階段沒有出現的新問題,也是從本土經營向全球化發展要邁過的“驚險一躍”。
也有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單打獨斗的局限性,開始抱團進取,以生態作戰的方式打市場,拿訂單。
來畫科技CEO魏博對此就深有感觸。他們是卡塔爾世界杯的IP背後的設計和動畫製作技術供應商,最初不了解當地市場行情和項目背景,報價極低,沒有最大程度爭取自身權益。至今他仍遺憾當時沒有找華為這樣出海經驗豐富的老炮們把關。
來畫科技現在在中東需要消耗大量AI算力,他們選擇將算力支撐交由華為雲,同時也融入了華為雲在本地的發展生態里。最近他們拿下的新訂單,要給阿布扎比智慧城市項目做一個AI助手應用,未來用戶可以向小助手提問有關交通堵塞等各種問題。這個項目融入了華為雲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中進行交付。
協作共贏、抱團進取的案例在中東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数字金融、数字能源等領域並不少見。華為雲和中軟國際在這類項目中實現了協作共贏,中軟國際的軟件應用開發能力就滿足了多雲管理的要求,軟件服務商能幫助雲底座服務商提升客戶滿意度,推動城市雲的持續良性健康發展。平台能力構建完成后,客戶作為城市雲的擁有者,能夠很好的把雲服務提供給在城市裡面不同行業的客戶,帶來雲產品的消耗。
華為雲和百分點合作也具有典型性。針對客戶需求,雙方通過多輪次面向同一行業滾動的解決方案設計,經過相互的解決方案碰撞,最後形成可以面向某一細分行業,可複製性的拓展,形成了相對較好的合作機制和模式,達到共贏。
“面對複雜的環境,以我親身的經歷而言,越來越需要以打群架的方式做將來的技術。”一位資深行業人士總結。
在抱團進取過程中,那些擁有豐富的本地化經驗,紮根本地,經營多年的出海先驅型企業和平台的價值凸顯,扮演了“橋樑和平台”的角色。
在中企出海大浪潮里,華為雲能從全球合規、產品本地部署的體驗優化和提速、本地化運營經驗和生態等多維度給企業提供支撐,目前在汽車、遊戲等多個行業里,已經幫助不同類型出海企業完成了業務本地化部署和落地。
以奇瑞在沙特布局車聯網業務為例,當地有嚴格的個人隱私保護法,同時車聯網業務對網絡覆蓋要求很高。華為雲通過大量調研和技術可行性分析測試,幫助奇瑞今年9月完成了車聯網業務在沙特的部署。這一平台建成后,奇瑞在當地能實現本地化營銷服務。
遊戲行業里,企業需要的支持除了網絡資源層面,通常還有營銷和發行的需求。華為雲就曾運用體系內華為應用市場和手機廣告業務平台的力量,幫助一家業務跑在華為雲上的中資遊戲企業實現了營銷推廣和業務增長。
為扮演好“橋樑和平台”,華為雲做了體系化工作來支撐。羅仕華介紹,華為雲在業務流設計上,把幫助生態在區域的發展融入到了主業務流程里。“只要在流程中,相互磨合,沿着業務流走下來,就能有比較長足的合作。”
同時,華為雲還在中東當地和國內構建了同業交流的平台,幫助合作夥伴建立品牌、市場推廣。在中東有月度中資出海沙龍可分享技術趨勢和出海經驗;在國內,華為雲近期舉辦將陸續舉辦“凌雲出海,來中東吧”系列中資出海路演活動,分享華為雲對區域的營商環境理解,未來這一活動計劃按季度展開。
對出海中企而言,有了平台和橋樑助益后,問題重新回到如何打造自身獨特優勢上。羅仕華說,企業需要真正理解和識別區域和行業獨特性,從而錘鍊自己在領域的獨特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