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原文來源:數智前線
作者:周享玥
圖片來源:由無界AI生成
10月24日,位於安徽合肥的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正在舉行一場大型科技峰會,奔涌而入的人潮,很快就將主會場擠了個滿。這是科大訊飛主辦的第六屆世界聲博會暨2023全球1024開發者節的現場。自2017年以來,這家公司每年都會在1024程序員節這一天舉辦這樣的大會。
同一日,還有大量的公司,例如百度、騰訊、字節跳動、統信軟件、小鵬汽車等,或舉辦對外的活動,或針對程序員們,推出了各種內部分享大會、代碼大賽、以及趣味性活動或福利派送……
在北京、深圳、長沙等地,也紛紛出現了當地政府參与指導或籌辦的各種“2023中國程序員節”相關活動。
而在今年,還有一個變化是,不少公司的程序員節活動,都與大模型掛上了鈎,而大模型或將改變他們的職業生涯。
今年10月24日這一周,騰訊依然雷打不動舉辦了騰訊技術周,大模型和AIGC成為其中一個重點話題。而在微信總部園區內,防脫髮洗髮水品牌章光101,搞了個“十分應景”的1024程序員日養發集市。
說起來,防脫洗髮水絕對算得上是各大公司1024程序員節福利清單上的常客了。包括科大訊飛、雲計算公司青雲、大數據反欺詐公司DataVisor、騰訊課堂等諸多公司都曾“急人所急”,給程序員們送過防脫界的最佳代表——霸王洗髮水。
數智前線獲悉,除了開發者大會、開發者大賽這些每年都有的固定項目,科大訊飛今年還專門針對程序員的婚戀問題,安排了相親節活動。
10月24日上午9點,周鴻禕的一條微博,揭曉了360這家公司今年的1024程序員節福利。360給每位程序員送上了一件具有程序員專屬風格的格子襯衫。
不同於360送穿的,字節跳動則為員工準備了一份驚喜多多、可參与掃碼抽獎的1024限定款下午茶,外加一個1024程序員節AI-Lab Research技術交流會,讓員工喝着茶,了解大模型的應用、AI製藥與量子計算等前言科技,體驗最流行的AI玩法。
大模型是今年1024程序員節上的一個熱點話題。包括百度、騰訊、字節跳動、科大訊飛、統信軟件等多家科技大廠,都準備了大模型和AIGC相關的活動。
比如百度今年面向內部員工的1024程序員節,主題就是“大模型時代,人人都是工程師”。過往,百度舉辦“碼力全開大賽”和“工程效能大會”,今年則將活動整合升級為了三大篇章,新增的“全城熱AI”主題大會,主要圍繞大模型、AI原生展開,邀請技術大咖做主題分享。
自2020年第一屆“碼力全開”大賽以來,百度每年都會面向工程師開展1024活動。尤其是這兩年隨着低代碼、大模型等平台和技術的發展,“碼力全開”大賽面向的人群也逐步從工程師延展到其他角色,今年更是結合大模型開設了Prompt大賽,非研發參与的同學佔比達到了39%。
科大訊飛則在10月24日當天的開發者節上,發布了最新一個版本的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V3.0,以及智能編程助手、星火科研助手、啟發互動式英語AI答疑輔學、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等諸多大模型相關的產品。
國產操作系統公司統信在10月24日舉辦的技術開放日上,介紹了中國首個接入大模型的開源操作系統deepin,自研郵箱、瀏覽器、搜索完成了與百度千帆、訊飛星火、智譜ChatGLM、360智腦等大模型的對接。
不僅僅是科技大廠,不少其他行業的企業們實際也都在這一天為程序員們送上了祝福。比如遊戲公司米哈游為自己的員工,送上了高顏值的定製充電寶+小鬧鐘。工商銀行的軟件開發中心也給程序員們送上了三種不同顏色和寓意的下午茶盲盒。甚至還有公司提供了更加“實在”的福利,給全體程序員放了一天的假。
程序員節是伴隨程序員群體的不斷崛起而誕生的。
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對於程序員的固有印象,大多是穿着格子襯衫,戴着黑框眼鏡,不善言辭的理工男。
但世界上第一位公認的程序員其實是一位女性。1843年8月,英國著名詩人拜倫(L.Byron)的女兒、後來的“数字女王”阿達·洛芙萊斯(Ada ·Lovelace),在《科學備忘錄》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25頁翻譯自意大利數學家路易吉·米那比亞有關巴貝奇分析機(全球最早期的計算機雛形)的論文,另外41頁則是她撰寫的註釋。在最後的“註釋G”中,Ada還詳細介紹了如何用分析機計算伯努利數的方法。而這個算法在後來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程序。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程序員這個群體開始隨着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迅速膨脹。早期,這一群體主要以極客、黑客和個人英雄為主,大部分軟件規模還在千行、萬行,未真正作為產業來形成。但以1975年比爾蓋茨創立微軟為信號,美國很快成為程序員文化的高地,此後數十年間,大量的軟件公司在全世界範圍陸續湧現,快速推動着軟件產業的發展,開源、創新等也在成為程序員文化的一大底色。
而中國的程序員文化,崛起於國內互聯網正式開始商業化應用的1995年。當年最為轟動的新聞之一是,“中國第一程序員”求伯君斷然拒絕了微軟75萬年薪的高薪挖角,寧肯自己賣掉別墅籌錢,也要繼續開發WPS軟件,以期能打破微軟Office軟件的辦公霸權。
更多的草蛇灰線,也已悄然埋下。1995年,剛經歷一趟短暫美國行的馬雲,正式從杭州电子工業學院辭職,湊了2萬塊錢創辦中國黃頁;31歲的張朝陽,也被硅谷隨處可見的創業情緒激得熱情昂揚,回國創業,不久后創立了搜狐的前身愛特信;寧波市電信局的年輕員工丁磊則為互聯網所吸引,毅然辭職,南下深圳,加入一家做軟件的外企,並在兩年後創辦網易;李彥宏更是從這年開始,幾乎每年都要回國進行考察……
國內互聯網從星星之火逐漸轉向燎原之勢的過程中,在國際上,創立一個“程序員節”的想法開始被一些人提出。1996年,為抵制計算機病毒製造者,俄文《計算機世界》出版社主編德米特里·門德列留科,提議將9月的第一個星期五命名為“計算機用戶節”,並稱之為“純凈的星期五”。不過,直到2009年7月24日,俄羅斯聯邦通信與大眾傳媒部才正式提出新的節日安排方案,設立“程序員節”為每年的第256天,也即每年的9月13日和閏年的9月12日。
其時,隨着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程序員這一職位已經在產業經濟中扮演着愈發重要的作用。於是,這一天也很快被國際上眾多其他國家的科技公司和軟件企業認可為全體程序員的節日。
我國也在幾乎同一時期,出現了程序員節的提法。2010年10月初,一個名叫“博客園”的程序員網絡社區發起了一項有關“中國程序員節”的投票,提議將每年的10月24日定為我國的程序員節,並在節日當天開展線上慶賀活動。選定10月24日的原因是,程序員的世界是二進制的,1024是2的10次方,也是程序員心目中的整數(1GB=1024MB,1MB=1024KB)。
不過,這一節日早期並未得到太多關注,僅局限在小範圍內傳播。一直到2015年,一家名為“傳智播客”的IT人才培訓公司,通過舉辦“全民狂歡不加班”程序員晚會、拍攝宣傳片,並藉助微博這一社交平台創建“#1024程序員節#”話題等全套動作,才第一次讓1024程序員節實現破圈。
互聯網大廠們,也在其中發揮了顯著的帶頭作用。隨着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這些擁有着大量程序員員工的企業,已然發展到一個需要更加關注企業文化建設和員工關愛的階段,1024程序員節逐漸被重視起來,也就成為了順其自然的事情。比如百度,據百度官方微信公眾號显示,其自2014年起,就已經開始針對1024程序員節推出一些福利或者活動。
程序員這個工種雖然只在國內出現不過30餘年,但卻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忽略它。更重要的是,程序員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職業。可以說,今年大模型和AI的興起,讓程序員不僅用人工智能改變各行各業,也將徹底改變自己的行業。
一個業界公認的觀點是,大模型將給編程工作帶來根本性的改變,賦能代碼開發的全流程,從而極大提高程序員的工作效率。Gartner甚至預測,到2025年,70%的應用程序將由低代碼和無代碼開發平台構建,其中 80%的應用程序由非IT工作者開發而成。
實際上,這也是目前各家大模型機構和大模型應用廠商都在探索和率先進行落地的方向。包括微軟、百度、華為、科大訊飛等幾乎所有的大模型廠商目前都將代碼助手作為了重點推動的方向之一。
10月24日,科大訊飛發布搭載訊飛星火V3.0的智能編程助手iFlvCode2.0,據稱已經能在編程的設計階段提效50%、開發階段提效37%、測試階段提效44%,大幅提升軟件從業人員效率。
同日,百度也上線了百度Comate智能代碼助手SaaS版本。據悉,基於文心大模型的代碼輔助工具,在百度內部大規模使用,整體採納率超過40%,頭部用戶採納率超過60%,由Comate每日生成的代碼達到百度全公司每天新增代碼的20%。
大模型會替代程序員的工作嗎?統信軟件高級副總經理、CTO、深度社區(deepin)主席張磊告訴數智前線,大模型的根本技術問題,比如幻覺的問題、可解釋性問題,如果沒有解決,是替代不了人的。“比如微軟,所有的產品都叫Copilot,就是副駕,為什麼不叫pilot(飛行員)?因為還真不能把它全自動,它一旦全自動真會出事,所以還需要人來做主駕。”
張磊認為,大模型就像是槓桿,能將好的一面放大,也能將壞的效應放大。他舉例稱,“原來可能一個人一天只能寫100行代碼,但現在有了大模型的輔助,可能可以寫1000行,大幅提高程序員寫代碼的效率。但如果一個人原來一天寫10行代碼,但有5行Bug,在大模型的槓桿效應下,這個問題可能會變得更大。“但總的來說,它會促進整個產業,包括個人、開發者的水平,我覺得是一件好事。”
不少業內人士也認為,大模型將改變職業分工和行業工種。軟通動力銀行業務CTO孫洪軍告訴數智前線,以後做IT的人,基本上就分成幾類:一類是專門做數據標註、數據訓練,他們很懂業務和數據,類似於像以前的數據工程師;一類是做開發實現的,可以做大數據開發,也能做日常的其他應用系統,更複合了,因為有AI的工具輔助了;還有一部分人是去做大模型、模型訓練師,工種就會發生變化。“更進一步,大模型將會影響IT系統的整個開發流程,包括應用系統的搭建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