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摘要:據報道,ChatGPT背後的美國 AI 公司OpenAI 計劃自研 AI 芯片,從去年開始進行內部討論,甚至已經開始評估 AI 芯片公司的潛在收購目標,以解決其面臨的 AI 芯片短缺以及成本高昂問題。事實上,不止是OpenAI,這一波算力需求浪潮中,谷歌、亞馬遜、微軟、Meta等大科技巨頭公司都一直在設計 AI 芯片到業務當中。
圖片來源:由無界 AI生成
據站長之家援引 The Information 報道,Meta 計劃投資數百萬美元,基於名人如 Snoop Dogg、Tom Brady 和 Charli D'Amelio 打造 AI 角色。一位頂級創作者以 500 萬美元簽下為期兩年的非獨佔性協議,包括六小時工作時間。
這些 AI 角色目前主要以文本聊天機器人的形式出現在 Instagram、WhatsApp 和 Messenger 上。但根據消息,這些角色很快將具備語音功能,預計在明年初推出。這將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和互動性的體驗,使這些 AI 角色更具吸引力。
據財聯社援引 The Information 報道,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微軟計劃在下個月的年度開發者大會上推出該公司首款為人工智能設計的芯片。微軟的這款芯片是為訓練和運行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數據中心服務器設計的。微軟的數據中心服務器目前使用英偉達的 GPU 為雲客戶提供先進的 LLM,包括 OpenAI 和 Intuit,以及支持微軟生產力應用程序中的人工智能功能。
據量子位 10 月 7 日報道,近日,來自斯坦福大學等機構的研究者對 3096 篇 Nature 系列論文和 1709 篇 ICLR 論文的人類反饋和 LLM 反饋進行了對比。斯坦福學者發現,GPT-4 對於 Nature、ICLR 的論文給出的審稿意見,竟然和人類審稿人有超過 50% 的相似性。並且超過 82.4% 的作者表示,GPT-4 給出的意見相當有幫助。論文作者 James Zou 總結道:我們仍然需要高質量的人工反饋,但 LLM 可以幫助作者在正式的同行評審之前,改進自己的論文初稿。據悉,這項研究有美國 110 個 AI 機構和計算生物學機構的 308 名研究員參与。
據投資界報道,近日,中復前沿與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發起設立“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 3 億元人民幣。據悉,“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投向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科技成果,兼顧数字科技產業優質項目,並將與政府聯動、培育適用場景開拓的人工智能技術和数字科技相關產業。中復資本將作為基金管理人負責運營投資管理工作。
據 IT 之家 10 月 7 日報道,英國最大的新聞機構 BBC 發布了其在評估使用生成型人工智能(Gen AI)的原則,包括用於新聞、檔案和“個性化體驗”的研究和製作。BBC 國家事務總監羅德里・塔爾凡・戴維斯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該廣播公司認為人工智能技術提供了“為我們的觀眾和社會帶來更多價值”的機會。他提出了三個指導原則,即 BBC 將始終以公眾的最大利益為出發點,通過尊重藝術家的權利來優先考慮人才和創造力,並對 AI 生成的內容保持開放和透明態度。
BBC 表示,將與科技公司、其他媒體組織和監管機構合作,安全開發生成式人工智能,並重點維護對新聞行業的信任。但是在 BBC 確定如何最好地使用生成型人工智能的同時,也阻止了 OpenAI 和 Common Crawl 等網絡爬蟲訪問 BBC 網站。該廣播公司加入了 CNN、《紐約時報》、路透社等新聞機構的行列,阻止網絡爬蟲訪問其受版權保護的內容。戴維斯說,這一舉措是為了“維護許可費支付者的利益”,並且未經 BBC 許可就用 BBC 數據訓練 AI 模型不符合公眾利益。
據金十 10 月 7 日消息,為了妥善利用生成文章和圖像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日本政府正推進制定面向企業等的指導方針。據日本共同社獲悉,草案显示不僅是 AI 開發商和服務提供商,使用 AI 開展業務的企業和團體也將承擔一定的責任。指導方針明確了創造 AI 基礎性技術的“算法開發者”、提供基於 AI 的服務和軟件的“服務實施者”以及運用 AI 開展業務的企業等五大業務主體須共同擔負責任和義務。
據彭博社 10 月 7 日報道,歐盟談判代表支持一項計劃,即在即將出台的《人工智能法》中對最大的人工智能系統施加額外限制。熟悉內情的人士說,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和歐盟國家的代表正在討論一種方法,既能解決強大的大型語言模型帶來的擔憂,如 OpenAI 的 GPT-4,又能確保新的初創公司不會因監管而負擔過重。消息人士表示,協議是初步的,還沒有形成書面草案,而且可能會有變化。
巴比特訊,10 月 7 日,亞馬遜雲科技宣布推出五項生成式 AI 創新,使各種規模的企業都可以構建新的生成式 AI 應用程序,提高員工生產力並完成業務轉型。
這五項創新包括:亞馬遜雲科技全面託管服務 Amazon Bedrock 正式可用,通過統一的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提供來自領先 AI 公司的基礎模型(FM);亞馬遜雲科技宣布 Amazon Titan Embeddings 模型正式可用,為客戶提供更多基礎模型選擇;Amazon Bedrock 最新引入了 Meta Llama 2 模型,這是第一個通過 API 提供完全託管 Meta Llama 2 模型的服務;AI 編程助手 Amazon CodeWhisperer 的新功能即將提供預覽,可以根據企業的內部代碼庫安全地定製 CodeWhisperer 的代碼建議,助力開發人員從生成式 AI 中獲得更大價值;Amazon QuickSight 的生成式 BI 創作功能現已推出預覽版,可以提高業務分析師的工作效率。這一功能是雲原生構建的統一 BI 服務,使客戶能夠通過自然語言簡單地描述他們想要的內容,從而創建可視化內容、格式化圖表、執行計算等。
據站長之家 10 月 7 日報道,英國初創公司 Wayve 在 2023 年 6 月發布了 GAIA-1(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Autonomy),一款用於自動駕駛車輛訓練數據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GAIA-1 的最新版本 GAIA-19B,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GAIA-1 使用文本、圖像、視頻和行動數據創建各種交通情景的合成視頻,填補了道路交通複雜性所產生的數據空白。這一世界模型可以預測未來事件,幫助自動駕駛車輛提前規劃行動,增加道路安全和效率。
據《科創板日報》10 月 7 日報道,北京當紅齊天國際文化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完成數億元 C 輪融資,由華控基金、“中國視谷”產業基金、網易、國科京東方、中信百年資產、嘉和盛資本以及野草創投聯合投資。多方將共同推動創建 XR、AI 等元宇宙相關技術、產品和應用場景綜合解決方案。
據字母榜 10 月 7 日報道,近期,李嘉誠領投了邊緣 AI 計算公司 Kneron 耐能共計 9700 萬美元的 B 輪融資。耐能表示,此次資金將用於加速先進 AI 的推進,特別關注汽車領域輕量級 GPT 的解決方案。此前,李嘉誠分別在 2018 年和 2022 年兩次領投耐能。
據悉,耐能並非李嘉誠投資的首家大模型公司。早在 2012 年大模型熱潮尚未展露苗頭之際,李嘉誠就投資了當下大模型賽道的明星公司 DeepMind。2022 年,李嘉誠出手的投資項目中,超過七成與 AI 相關,其中包括機器人公司 Promise Robotics,生物醫療領域的 Cortical Labs、Deepcell、Kangaroo Health 等。
據報道,ChatGPT背後的美國 AI 公司OpenAI 計劃自研 AI 芯片,從去年開始進行內部討論,甚至已經開始評估 AI 芯片公司的潛在收購目標,以解決其所依賴的 AI 芯片短缺以及成本高昂問題。
https://www.youtocoin.com/zh-tw/news/16291.html
B站、抖音、快手為代表的“務實派”平台,戰略側重點在於如何將AI“玩具”轉變為AI“工具”。不同平台的AI玩法,其實也藏着一條統一的走向,即互聯網平台正在將迭代與留存的主幹任務押注在AIGC工具上。不過,如何實現AIGC與平台發展的平衡,這成為不少平檯面臨的核心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