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來源:元宇宙三十人論壇
李國權,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SUSS)金融技術與區塊鏈教授,元宇宙三十人論壇學術與技術委員會委員。李國權教授是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SUSS)金融技術與區塊鏈教授,上海財經大學特聘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NUS)AIDF專家顧問,新加坡經濟學學會副會長以及英國區塊鏈協會理事會理事。
同時,李教授也是全球金融科技學院(GFI)院長,新加坡區塊鏈協會聯合創始人兼創會主席,區塊鏈安全聯盟聯合創始人,平安一賬通技術顧問委員會委員,新加坡多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eToro,HLH),國際知名區塊鏈學者和行業意見領袖,國際知名區塊鏈與普惠金融創新創業天使投資人和Web3基金Artichoke Capital,Rule72主要投資顧問。
提 問 :
李老師最近在忙哪些事情?您重點關注哪些領域?
李國權 :
在學校,我們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和組織各種峰會,為Web3社區貢獻研究,並加強與業界的交流與合作。最近在新躍社科大學有一個普惠金融節點,專註於區塊鏈、人工智能以及與各種語境相關的科技研究。我們主要忙於幾件事情,首先是研究去中心化的物理世界網絡,也就是分佈式物理基礎設施網絡,涉及物聯網和去中心化網絡。在這方面,我們與多個機構開展了合作,與政府各個部門、名校一起研究,如何將這些創新落地於新加坡或學校,將数字經濟引入實體社會經濟。
此外,我忙於管理全球金融科技學院。我剛從非洲回來,與新加坡的經管局合作,將一些Web3項目引入國際。非洲、中東和土耳其都對區塊鏈行業,特別是Web3領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們的市場潛力巨大,非洲擁有10億人口,中東雖然規模較小,但資金充足,我們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我們在非洲和澳洲都积極開展工作,將新加坡的Web3帶到這些地方,提供專業的金融科技培訓,通過培訓深入到他們的社區。
同時,我們的全球金融科技學院也正在建立一個平台,以促進投資者與Web3創業者之間更好的交流和資金流動。我們希望全球的投資者都能來新加坡投資,無論是新加坡上市公司還是全球上市公司,都可以通過這個平台的幫助在新加坡發展。同時平台也會將這些Web3公司帶到全球,特別是中國。我們希望與中國在Web3行業合作,為畢業生和技術人員創造創業機會,並通過這個平台讓他們了解全球互聯網的發展。這就是我們全球金融科技學院希望在全球扮演的角色。
最近,我也發現,隨着人工智能的發展,教育的方式可能會發生變化。通過AI,我可以將老師的課程轉化為多種教學方式。雖然是同一個老師,但教出來的效果卻不同。因此,學生可以選擇不同風格的課程,有些老師可能更幽默,有些可能更嚴肅或高效,這種方式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這也是一種普及教育,可以覆蓋偏遠地區的方式,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去新加坡大學、社科大學、南大等頂尖大學學習。但我們可以將這些老師派往這些地方,將金融科技等課程傳播到全世界。
通過教育,我們可以引導Web3朝着一個有益於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因此,我們一直在努力,不僅在區塊鏈和人工智能領域,也在可持續經濟和金融領域,這都是我們最近的重點研究領域。
提 問 :
您在2012年的時候就開始研究區塊鏈的技術,也是區塊鏈行業的標誌性人物和專家。關於區塊鏈和人工智能,還請您談一下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的結合會產生怎樣的火花,將帶來哪些創新?
李國權 :
我們早在2012年就開始積极參与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社區,與新加坡的監管機構和學界一起推動相關活動。最近,我們注意到人工智能與區塊鏈的結合,因此我們計劃积極成立一個全球Web3協會,將在9月11日正式推出,希望能吸引更多Web3行業從業者的參与,將整個Web3社區匯聚起來。
我想強調的是,人工智能與區塊鏈結合對以下四個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人工智能降低了內容生產的難度和成本,提高了內容質量。人工智能已經被長期用於優化大規模的區塊鏈,這些系統本質上是大規模分佈的系統。我們可以從大規模系統的角度建立一個統一的人工智能支持的區塊鏈,包括能源優化的方案,解決了區塊鏈系統耗電量大的問題。
在這一點上,我要強調底層技術的安全性是不可妥協的,因為要發展数字經濟,我們必須投入大量能源。如果我們不願意在人力方面投入,数字經濟將無法實現。我們必須關注再生能源,並從人工智能的角度進行分配和優化,滿足應用的需求。任何國家都不能沒有再生能源,否則数字經濟將無法發展。這是基本的條件,因此必須在再生能源方面進行深入研究,並投入大量資金。這對地球也有益,我們必須認識到,科技應該是有責任的。
第二,人工智能可以幫助我們優化人力資源的方案,解決了區塊鏈系統耗電量大的問題,將計算能力分配到需要的地方。
第三,人工智能可以學習檢測代碼,改善區塊鏈系統的攻擊能力,提高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如果將它們兩者結合起來,可以更好地保障安全性。
第四,人工智能網絡效用最大化模式可以執行動態學習,以預測一個節點滿足特定挖礦任務,從而提高挖礦效率。如果區塊鏈社區不幫助綠色能源社區的發展,區塊鏈將會面臨很多困難。這是我要強調的觀點。
人工智能極大解放了生產力,但肯定也需要區塊鏈來協調,才不會對人類造成不可控的威脅,所以我有幾點還想跟大家分享的。
首先,我剛才提到了人工智能技術需要大量的數據來進行訓練,因此數據隱私問題變得尤為重要。如果我們的個人數據在使用人工智能時沒有得到妥善保護,那將對隱私構成極大威脅。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它不僅增加了數據的透明度,還可以使用加密技術保護隱私,並負責記錄數據的訪問歷史,這在治理方面非常重要。如果有人濫用人工智能進行違法行為,區塊鏈可以記錄下這些行為,雖然我們可能不知道具體的身份,但至少可以追溯到行為本身,從而有助於防止濫用。通過區塊鏈技術,我們還可以實現數據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決定數據的分享對象和用途,而不是讓數據無節制地流通。
其次,基於區塊鏈的雲計算可以為人工智能提供分佈式計算能力。這對於人工智能的應用非常重要,因為它們通常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例如,遊戲玩家的計算機通常只在零碎時間內使用一部分計算能力和存儲資源。通過智能合約,他們可以將這些未使用的資源出售,從而獲得收入。同時,人工智能開發者可以利用這些閑置的計算資源來進行深度學習算法的訓練和部署,避免浪費計算能力和存儲資源。因此,區塊鏈可以為人工智能提供更高效的計算資源分配。
除此之外,區塊鏈可以幫助我們追蹤和理解人工智能決策背後的邏輯。由於人工智能的模型和算法通常非常複雜,人類很難理解它們的決策過程。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我們不知道在数字世界中,人工智能的決策邏輯是什麼。但是區塊鏈可以記錄下這些邏輯,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決策的背後原因,這對於確保人工智能的決策過程是透明和可解釋的非常重要。
最後,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可以防止單一實體對人工智能的控制。如果人工智能系統完全由中心化的服務器控制,那麼一旦發生問題,可能會對整個國家的人民生計造成影響,因為許多基礎設施,如電力和網絡,都依賴於人工智能控制。因此,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可以用於分散控制權,確保人工智能不會完全掌控一切,這也是為了保護人民和社會的安全。
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可信任的環境中,因此需要採取措施來保護人民的隱私、確保數據安全、提供分佈式計算能力以及追蹤人工智能決策的邏輯。區塊鏈技術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可以為我們提供這些保護和可能性,實現更安全、更可持續的数字社會。
提 問 :
您認為新加坡在AI與區塊鏈領域的競爭優勢有哪些?
李國權 :
在新加坡的早期發展階段,大約在20世紀60年代后,我們着重建設基礎設施,主要集中在硬件方面,這與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思路相似。首先,我們着手建設港口,因為擁有深水港口可以使我們成為貿易的中心。接下來我們注意到在進行貿易活動時需要健全的金融基礎設施,於是我們吸引了全球銀行在新加坡設立總部,甚至在亞太地區建立分行,從而建立了國際金融中心。除了交通和金融之外我們興建酒店、餐廳等旅遊設施,吸引了大量遊客,這一系列舉措讓我們建立了完備的硬件基礎設施。
然而,現在的情況不同了。一旦硬件基礎設施完善,我們就需要發展軟件基礎設施。新加坡政府正在思考如何在這個領域發展。我們注意到金融中心的概念已經不再適用,通常會用到節點和區塊鏈的思想,所以新加坡政府將新加坡定位為Web3和数字經濟的節點,而不是一个中心。要成為一個節點,我們離不開區塊鏈和Web3技術。所以新加坡政府開始在人工智能、區塊鏈和大數據等領域採取措施。
新加坡政府希望將我們定位為全球数字經濟的節點,為了成為一個成功的数字經濟節點,國際数字貿易協議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新加坡政府积極推動與其他國家簽署這些数字貿易協議,這些協議確定了數據存儲的位置以及是否使用區塊鏈等技術以解決數據隱私和法規問題。
其次,政府必須要發揮主導作用。因為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特別是在我們初次涉足公有區塊鏈領域時,我們需要跨越像比特幣這樣的障礙。無法阻止人們下載這些軟件並連接到不同的節點或IP地址,因此我們需要保持透明。政府要學習中本聰的經驗教訓。他們認識到,要跨越國界,必須藉助数字經濟基礎設施,而不僅僅是私有區塊鏈。政府的作用是促進私有鏈的發展。在新加坡,你可以看到政府發起了許多計劃,這些計劃旨在解決銀行之間不合作的問題。政府發布命令,要求銀行之間合作,建立區塊鏈節點。在商業社區中,這種協作是難以實現的,只有監管機構能夠實現。政府告訴銀行要建立支付基礎設施、数字資產區塊鏈,並進行區塊鏈交換。銀行和獲得執照的區塊鏈微型公司都可以參与其中。如果銀行不願合作,那沒關係,政府會發放新的数字經濟執照。我們邀請了來自中國的騰訊、阿里巴巴和綠地集團,以及一家在新加坡成立的世界銀行。事實上,許多中國國內和國際公司都在新加坡從事Web3業務。這是因為這裏擁有先進的基礎設施和法規,與散戶市場不同,更適合機構發展。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散戶投資者如果虧損,就會向監管機構投訴,監管機構必須採取行動。因此,新加坡政府經過深思熟慮,認為如果不採取措施,將不負責任的投機者納入合法體系,將導致市場混亂。我們不會禁止人們購買比特幣、以太幣或其他加密貨幣,但我們希望所有持牌或未持牌的機構承擔起責任。如果以後發生了什麼事情,不要來干擾政策和監管,而是與這些持牌公司合作,罰款問題就交給我們處理。
但如果監管機構能夠負起責任,我認為沒有必要干擾整個Web3業務的發展。因此,我認為這個戰略非常重要,不要讓不負責任的投機者來破壞我們的数字經濟生態系統。這是新加坡政府的一個思路,我們不是在推動國際化,但我們鼓勵和協助負責任的Web3項目的發展。
政府以身作則,將政府的聯盟鏈、公有鏈和私有鏈結合在一起。在新加坡,所有學校和大學的證書都與以太坊鏈上的相關數據相關。政府還提出了一種理念,即在沒有單一控制系統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是節點的情況下,區塊鏈具有最大的潛力用途。
在貿易方面,貿易合作的成本是最高的,而區塊鏈恰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新加坡政府提出了一個名為“貿易信任平衡”的貿易信任平台,簡稱為TXT。TXT的主要目標是什麼?它的作用是,無論任何人是否有貿易需求,都可以使用這個平台來驗證證書的存在,並用於交易以及其他相關操作。此平台同時兼顧了公有鏈和私有鏈,所有的數據都經過需要的隱私保護,這一隱私保護由政府負責。但信任機制是由公有鏈來維護的,這意味着可以確保信任和可靠性,而且只有在公有鏈上才能實現,而不是私有鏈。這對公有鏈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優勢,因為它可以更好地確保隱私。
新加坡政府的想法是,你可以看到最近他們專門為AI和區塊鏈等領域的項目提供了1.5億的資助。只要你的項目是有責任感的Web3項目,都可以與新加坡政府合作,甚至可能會幫助你進入非洲市場。
新加坡的發展是可持續的,它有一個偉大的使命。我們的目標是包容性的平台,涉及普惠金融科技,以及可持續性的CBD經濟發展。我們的Web3項目旨在幫助中小企業進行轉型,因為未來的碳稅將很高,特別是對像新加坡航空這樣的公司,他們的飛機對環境有影響,需要將飛機轉型為碳中和的方式,這需要大量的資金。那麼我們的Web3社區如何與之協作?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他們必須確保將飛機轉型為環保型。我們還可以將交通領域引入區塊鏈技術,以幫助人們在出門前選擇排放最低的交通方式。搭乘地鐵是排放最低的方式,我們需要大力發展地鐵和公共交通,而不是擁有盡可能多的大型汽車。
在新加坡擁有一輛3,000瓦的大車子並不是明智的選擇,這會引起新加坡政府的疑慮。因為你一方面需要對科技負責,政府也在支持你,但另一方面,你卻選擇擁有大排放量的車輛,這是不合理的,這不符合真正為民眾服務的理念。如果你是Web3的從業者,我建議你要坐地鐵、搭乘公交。無論你有多富有,我們都提倡這種行為。這是表現我們誠意的方式,而不是只關注盈利。
在新加坡,打造品牌並不是花大筆錢購買流量,而是通過行動來表現自己的誠意,展示自己的真正一面。你的行為是你公司的品牌,即使沒有人在記錄你的行動,你在身邊家人和陌生人面前都要有慈愛之心。這是新加坡國際化最重要的品牌。我也注意到很多來自其他國家的人來到新加坡,如果他們沒有融入新加坡文化,不了解如何在國際市場上擴展業務,那麼他們將無法走向國際市場。
提 問 :
新加坡在區塊鏈、人工智能以及元宇宙方向上的研究與教育有什麼特別之處?
李國權 :
新加坡在2010年就開始积極與社區合作,探索在金融領域如何促進新加坡的發展。新加坡之所以如此出色,其中一個原因是它的地理位置較小,但人才非常精英。
雖然新加坡小,但也有一些詐騙集團,最近新聞中也有報道。這些詐騙集團通常很快就會被發現,因為國家小,沒有太多可以藏匿的地方,這在大國家中可能更難以做到。因此,大國家必須更加謹慎。
小國家也有其優勢,因為政府更容易掌控,因此更容易支持創新。對於從事Web 3的從業者來說,如果你擁有誠實的意願,新加坡是一個可以實現你所有夢想的地方。但如果你心懷不軌,只是想炒作和投機,那麼最好不要來新加坡,因為這裏不會容忍這種行為。在新加坡,你的品牌和信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與詐騙集團或其他不正當行為有關,那麼你的聲譽將會受損。
新加坡的領導者非常精明,政府公務員對社會服務充滿責任感。當商界和學界為他們提供建議時,他們會竭盡全力將法規轉變為有益於商界和學界研究的形式。他們提高了資助學校研究的資金,並將學者引入社區,建立生態圈。例如,新加坡金融科技學會資助了我們,新加坡區塊鏈協會也在支持我們,我相信未來他們會更加大力支持全球金融科技學院以及全球Web3協會的發展。
政府為幫助Web3和學校而採取的計劃非常清晰。不管是在教育領域還是在Web3領域,政府都提供了很多支持。關於教育方面,我們需要培養具備在公司工作技能的學生。學校的角色不僅僅是培養學者,而且是培養與社會聯繫緊密的從業者,幫助公司國際化。因此,學校提供了專門的課程,這使得我們的教育與眾不同。有一部分學者致力於研究,但學校還有三分之二的學者,他們致力於教授,他們的目標是確保學生畢業后能夠迅速為公司工作,幫助公司國際化。我們需要為學生提供與實際業務相關的技能,而不僅僅是純學術知識。
新加坡採取了一種協作的方式,政府、學校和社區互相補充,互相幫助。政府不是高高在上的監管者,而是合作者,他們願意協助解決問題。如果你有問題無法解決,你可以找到學者,政府會提供資助。社區團體也會受到全力支持,無論你在社區中從事什麼活動。這種協作精神使新加坡不斷取得成功。
我們大力投資教育,支持研究區塊鏈創新的項目。我們的大學,尤其是社會科學領域的大學,已經開始與區塊鏈和Web3等領域的公司合作,將這些知識納入課程。我們不僅僅關注技術,還關注商業方面,尤其是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商學院在推動這方面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商學院也在积極推動金融科技和區塊鏈領域的研究和教育。商學院的學生在這一領域具有優勢,因為他們了解商業和技術,在未來他們將成為成為企業的領袖。
我們的教育具有國際化特點,並且致力於教授學生如何理解比特幣的相關代碼。起初,一些新加坡大學限制了對加密貨幣網絡的訪問,導致我們的學生無法訪問這些網絡,包括以太坊等。我們的老師認為這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政府正在使用以太坊,所以我們的學校需要在這一領域具備專業知識。
與其他國家的大學不同,新加坡的大學都可以在任何網絡上操作。這是因為我們需要學習智能合約和編寫代碼等技能,以支持我們的Web 3項目。政府的科技部門在這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教材和資源。因此,新加坡與其他國家的大學不同,有一種更加開放和前沿的思維方式。
因此,學校專門設立了這些課程,這是我們教育領域的不同之處。我們需要與業界的領袖一起做研究,這些領袖可能沒有學者那樣出色的學術寫作能力,但他們在經營模式方面非常出色,這使得他們比學者更有價值。商業博士項目旨在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學者風範的人,能夠將他們的思想傳播到全球,提高他們公司的品牌價值。在這一點上,學校在與其他國家不同的地方扮演了關鍵角色。
提 問 :
人與機器結合的方式有哪些?人工智能在人與機器結合中扮演着怎樣的角色?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有何影響?
李國權 :
人與機器結合的方式多種多樣,而且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已經在廣泛使用了。主要的結合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首先是人機接口,這是最直接的途徑,例如我們每天使用計算機鍵盤和鼠標,還有助聽設備等。人工智能可以進一步提高人機接口的效率和便捷性。現在,我們可以通過語音識別、手勢識別等方式輔助設備,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任務。
除此之外,我們現在還有智能手錶和健康監測設備,它們可以通過學習用戶的習慣和需求來自動調整,包括語言和設備方面的適應性。更重要的是,它們可以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而不是僅限於單一產品,這對於我們的需求非常重要。
區塊鏈是另一個重要領域,我們需要通過個性化來改進個人體驗。AR/VR技術可以通過計算機生成的圖像改變人們對現實世界的感知,而人工智能也可以幫助創造更多虛擬環境,提供更出色的用戶體驗,這才是最關鍵的。
機器人,包括自動駕駛技術,可以更好地協助人類各種活動,使機器能夠理解和適應複雜的現實世界。腦機接口方面的進展使我們能夠更直接地將大腦與機器連接起來,儘管人腦與機器的融合可能仍處於早期階段。然而,這些方面的研究和應用將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
在醫療、隱私保護、就業安全、社會依賴等方面,我們的學校目前最關注的是人與機器之間的協作。例如,有些學校認為不應使用GPT模型,因為它可能涉及到隱私保護問題,也有學校認為不應使用全自動協作,因為學生可能會忘記如何手動進行計算。
新加坡的學校目前正在教授如何高效地與機器協作的方法,每個學生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時都需要透明地宣布。透明度對於人和機器之間的結合非常重要,但只是技術方面還不夠。這就是新加坡教育的方式,它注重倫理、道德和專業標準。
我認為人和機器的結合將產生並推動許多研究項目,但所有這些設計思想都必須考慮倫理、道德和專業標準,這是不可忽視的。學校鼓勵各個學院進行跨學科研究,不僅僅是計算機學院,商學院也需要參与。商學院一直都是跨學科的,涵蓋法律、金融、銷售學和人文科學等領域。現在,商學院還要包括計算機學院,所以我鼓勵所有商學院迅速推動跨學科研究,這非常重要。
提 問 :
您可以分享一下為什麼Web3和政府数字經濟基礎是分不開的?我們需要重點關注哪些具體場景?
李國權 :
Web3與政府之間存在一些共同的目標,其中最重要的是数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包括中央銀行数字貨幣,這是最基本的数字基礎工具。然而,真正的目標是將所有的生產和產品公平化,這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從政府的角度來看,沒有稅收就沒有政府,因此稅收對政府來說至關重要。如果有更透明和公平的数字經濟,政府肯定會支持這一做法。
此外,政府需要考慮徵稅和碳積分之間的關係,稅收是政府的重要來源之一,每個政府都在尋找方法來增加稅收和提高透明度。因此政府在建設数字基礎設施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但真正能夠幫助跨國企業的数字基礎設施是一個國家能夠自我約束,成為一個節點的基礎設施。這對於區塊鏈的推廣非常重要,就像中本聰一樣,他在創建比特幣后消失了。如果公有鏈由某個特定的個人或實體控制,那麼它將不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公有鏈。真正的公有鏈應該是發起人逐漸自我淡化的過程。
政府必須积極擁抱去中心化,如果不這樣做,政府將面臨外部威脅和內部壓力。政府需要幫助商業領域拓展市場,為人民創造就業機會。在新加坡,我們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引入了新的数字身份驗證系統,使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立的身份。
政府開始逐漸去中心化,首先是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在線基礎設施。然後政府為企業提供一個拷貝的身份驗證,全球的公司只需在去中心化註冊商上註冊,新加坡就會提供認證,證明這些公司沒有洗錢或欺詐行為,数字銀行將願意為這些公司提供貸款。這一基礎設施不僅僅是為了吸引公司來新加坡,也是為了幫助其他國家建立去中心化的基礎設施。
關於需要重點關注的一些應用場景,我認為有這幾個關鍵領域:
首先是数字化(Digitalization)。我們正在逐步實現数字化,這是要關注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我們需要確定哪些機構需要被去中心化,這也是一個潛在的風口。
第三是平民化(Democratization)。我們需要普及科技,使更多人可以訪問和受益,這對於實現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
第四是自我減小(Self-Shrinking)。這意味着政府或機構在去中心化過程中逐漸淡出,以便社區和市場可以更好地運行。
最重要和最大的風口是數據安全(Data Security)。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長期持續關注的重點領域,絕不能妥協。政府將积極推動數據安全,因此在這方面的定位至關重要。
提 問 :
您認為中新兩國未來在AI與區塊鏈領域有什麼合作機會?對於想去新加坡發展的中國創業者,您有什麼建議?
李國權 :
我要強調,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如果你計劃在Web3領域取得成功,中國一定是一個關鍵市場,中國是未來的市場,這一點毋庸置疑。
我想提醒大家,新加坡曾經也經歷過一段不那麼安定的時期。在上世紀80年代,當時的新加坡政府採取了非常中立和嚴格的法規措施,這雖然在當時引起了一些爭議,但實際上是正確的做法。這個時期可以看作是一個過渡期,當政府穩定下來后,新加坡的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功。
中國絕對是全球最大的市場,我個人看好中國的未來。我知道目前一些人可能會選擇離開中國尋找機會,但是我認為,中國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實際上,中國與新加坡已經有了廣泛的合作。在重慶,我們的金融科技學院已經與重慶政府的合作單位簽署了協議,中國政府已經明確表示歡迎這種合作。
至於Web3在國外的發展,我很明確地說,你可以在國外建立交易所和進行Web3相關業務,但請不要干擾中國的穩定。金融穩定和社會穩定對中國來說至關重要。
中國政府一直鼓勵人才走出去,這一次我們真的走出去了。政府希望這些在國外積累經驗的中國人才可以在返回中國後為國家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在一個國家的發展中,積累國際經驗是很重要的。
最後,我要強調,新加坡和中國的合作正在不斷加深。而美國和新加坡也在积極合作。這正是新加坡的優勢,能夠在不同國家之間建立合作關係,無論是與中國還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