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摘要:8月30日,據外媒《The Information》消息,OpenAI 預計在未來 12 個月內,通過銷售人工智能軟件及其計算能力,將獲得超過 10 億美元的收入。消息一出,一片嘩然。一直被喻為“吞金獸”的OpenAI突然開始有了規模化營收,這讓所有人心生疑竇:Altman究竟變了怎樣的生錢戲法?更重要的是,OpenAI是大語言模型商業潛力的晴雨表,探尋OpenAI營收奧秘的同時,也揭開了人們期盼已久的,通用大模型商業化的“潘多拉魔盒”。(光錐智能)
圖片來源:由無界 AI生成
據貝殼財經 8 月 31 日報道,從多位獨立信源處獲悉,國內將有 11 家大模型陸續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備案,首批將在 8 月 31 日起將陸續向全社會公眾開放服務。其中北京 5 家,上海 3 家率先上線,廣東省 2 家和其他省市 1 家也將陸續開放。
據悉,廣東地區獲批公司分別為華為、騰訊,科大訊飛系其他地區獲批產品。北京 5 家大模型產品為百度的文心一言、抖音的雲雀、百川智能的百川大模型、清華系 AI 公司智譜華章旗下的智譜清言以及中科院的紫東太初。上海 3 家大模型產品為商湯的“商量 SenseChat”、MiniMax 的 ABAB 大模型、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書生通用大模型。
據金十 8 月 31 日消息,崑崙萬維近日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天工”大模型自發布后一直以“周”為單位進行迭代,訓練集群保持高負荷的運行。目前,“天工”大模型已經具備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和智能交互能力,並展現出更高級的自主學習和智能湧現能力。具體來說,公司的大模型支持萬字以上的文本對話,用戶可以進行 20 輪以上的交互。在文本寫作和語義理解方面,“天工”已接近 ChatGPT,中文表現更優,在數學和邏輯推理方面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同時,公司的多模態大模型也已經完成了數據收集和整理,進入實驗性訓練階段。
據全天候科技 8 月 31 日報道,近日,微博推出“明星 AI 情感伴聊”功能,用戶向明星發送私信並授權使用該功能后,專屬的 AI 助手將模擬明星的聊天方式和風格進行自動回復,以情感陪伴提升用戶體驗。目前,演員李蘭迪的“AI 情感伴聊”已率先上線,微博將陸續邀請更多明星開啟該功能。當前該功能僅支持用戶端發送文本類型消息,未來將進一步實現非文本格式消息的識別及發送。此外,由 AI 助手發送的消息都將以專屬樣式呈現,以便用戶區別。
據站長之家 8 月 31 日消息,美國網球公開賽正在舉行,IBM 作為技術合作夥伴,在本屆賽事中首次大規模應用人工智能技術。IBM 利用 Watsonx 平台上的生成式 AI 模型,為持續兩周的美國網球公開賽提供大範圍服務,比如生成音頻評論和字幕、抽籤分析等等。
據 Zdnet 8 月 31 日報道,文本校對工具 Grammarly 於七月下旬首次發布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工具,其中包括構思提示、反饋提示、自動引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範圍以及人工智能指南提醒。目前,Grammarly 學生版(Grammarly for Students)已正式上線。
據 IT 之家 8 月 31 日報道,谷歌今天發布新聞稿宣布,推出 AlloyDB AI 服務,進一步擴充現有 AlloyDB 服務的功能,主要幫助開發者充分利用運營數據,創建生成式 AI 應用程序。
本次引入的 AlloyDB AI,允許開發者結合大語言模型的功能和實時操作數據,為向量嵌入提供全面支持。AlloyDB AI 使用簡單的 SQL 函數將數據轉換為向量嵌入,並且它可以執行向量查詢,速度比標準 PostgreSQL 快十倍。據悉,AlloyDB 是兼容 PostgreSQL(開源數據庫)的全代管式數據庫服務,可以自動執行備份、複製、修補和容量管理等管理任務,並使用自適應算法和機器學習技術進行 PostgreSQL 真空管理、存儲和內存管理、數據分層和分析加速,方便開發者專註於構建應用。
據《科創板日報》8 月 31 日報道,天眼查 App 显示,近日,南京睿維視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小米旗下瀚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為股東,同時公司註冊資本由約 401 萬人民幣增至約 422.6 萬人民幣。南京睿維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 2021 年 4 月,法定代表人為鄧遠博,經營範圍含集成電路製造、电子產品銷售、汽車零部件研發、軟件開發、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及服務等。公開資料显示,睿維視為 AR 显示技術公司。
據界面新聞 8 月 31 日報道,總部位於以色列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 AI21 Labs 日前表示,該公司已在 C 輪融資中籌集 1.55 億美元,Alphabet 旗下的谷歌和英偉達等科技巨頭參投。該公司表示,累計融資規模已達 2.83 億美元,公司估值 14 億美元。
元宇宙薦讀:
《硅谷「創業導師」Elad Gil:這一輪AI浪潮才開始,距離峰值還遠着呢》
近日,被譽為硅谷「創業導師」導師的Elad Gil發表了一篇題為《早期AI時代(及AI炒作周期)》的博文,文章指出,目前我們還處於AI發展的早期階段,距離AI使用的峰值、AI炒作峰值都還很遠。Gil表示,AI是新功能和新產品啟用的一步功能,標志著技術新時代的到來,而非CNN/RNN/GAN的延續。這就好比,在飛機剛被發明出來時,有人看着飛機說“這隻是另一種有翅膀的汽車”,完全看不到飛機對旅行、物流、國防等各行各業的廣泛影響——即將到來的是“航空時代”,而不是“更快的汽車時代”。
https://www.youtocoin.com/zh-tw/news/13808.html
8月30日,據外媒《The Information》消息,OpenAI 預計在未來 12 個月內,通過銷售人工智能軟件及其計算能力,將獲得超過 10 億美元的收入。消息一出,一片嘩然。一直被喻為“吞金獸”的OpenAI突然開始有了規模化營收,這讓所有人心生疑竇:Altman究竟變了怎樣的生錢戲法?更重要的是,OpenAI是大語言模型商業潛力的晴雨表,探尋OpenAI營收奧秘的同時,也揭開了人們期盼已久的,通用大模型商業化的“潘多拉魔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