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來源:財聯社
編輯 史正丞
隨着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的世界幣(Worldcoin)在上周正式上線,這種在全球採集人體虹膜數據的行為迅速激起了監管的深深憂慮。
這裏先簡單做一些背景介紹。作為早早功成名就的科創明星,Altman在搞ChatGPT的同時,也在思考另外一個問題:隨着地球進入通用人工智能時代,有大量的人類會因此無需工作,所以如何普遍、公平地共享AI時代的財富就成了擺在眼前的問題。因此,Altman與合伙人Alex Blania提出了一個普遍基本收入(UBI)的概念。
(Sam Altman(右)和Alex Blania,來源:Worldcoin)
所以總結來講,Worldcoin項目的願景,就是向全球10億註冊用戶定期空投名為“世界幣”的代幣。與我們平日里註冊App需要收手機驗證碼不同,Altman把人體虹膜數據作為激活賬號(World ID)的條件。為此,公司開發出一款名為Orb的球狀虹膜掃描設備,目前已經投放到全球數十個城市。
(Orb內部構造,來源:Worldcoin官網)
在今年生成式AI爆火后,Altman也給World ID賦予了新的作用:在虛假賬號漫天飛舞的互聯網環境中,人類會愈發需要“證明自己是人類”的工具,背靠虹膜數據的World ID就能成為相當可靠的認證工具。
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問題,這種大規模採集並使用虹膜數據的行為,自然會引發輿論熱議,監管會介入也是理所應當。
根據周一官網數據,目前World ID的註冊總數達到214萬人。藉著OpenAI的東風,這個項目在今年1月突破100萬註冊用戶,隨後在今年7月迎來了的第200萬位用戶.
(來源:Worldcoin官網)
據媒體周一報道,德國巴伐利亞州數據保護和監管辦公室確認,考慮到這個項目會大規模收集敏感數據,實際上從去年11月開始就啟動了調查。
別看這隻是一個州政府的辦公室,由於Worldcoin背後的母公司Tools For Humanity在當地擁有一家子公司,因此在歐盟區域內,巴伐利亞州的數據辦公室將主導對Worldcoin的調查。
該辦公室的負責人Michael Will表示,這項技術存在諸多風險,例如用戶是否明確同意在“充分且明確”的信息基礎上處理其高度敏感的生物識別數據。
無獨有偶,法國的數據監管機構CNIL也表態稱,Worldcoin收集數據的合法性、以及存儲生物識別數據的條件似乎值得懷疑。CNIL也確認,德國巴伐利亞州的數據部門將領導這次調查,法國這邊也會進行配合。
另外,英國數據監管部門也在上周表示,注意到世界幣在英國本土的發行,將會進一步對相關公司提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