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BOOM是建立在以太坊智能合約上、自帶銷毀機制的新型Token。
BOOM的立項是一次社會實驗,旨在探索極端緊縮型貨幣在市場中的影響,驗證其對沖Token世界急速通貨膨脹的效能。BOOM的原始機制簡單明了:每筆鏈上BOOM轉賬發生時,轉賬BOOM量的1%將被自動銷毀。
得益於智能合約的強大功能,Boom可以自主存在並永久存在,直到被全部燒毀為止。總的來說,智能合約的美麗之處在於它們可以在全球區塊鏈計算機上運行而無需人工干預的能力。
在深入了解比特幣和精簡幣供應減半的歷史時,您會發現破壞流動性可能會帶來更高的價值。現在,Boom提供了一條全新的供應曲線,這更為激進。我們等不及要看下一步了。
Boom能與BHD,Burst共同挖礦的基礎,在於其PoC(Proof of Capacity)容量證明的技術基礎,上述三者共用一套Plot與讀取體系,詳細技術細節可參考星際浪濤發布的《“節能”的容量證明》一文,本文主要簡述該技術的實際應用與存在問題。PoC存在的目的是基於工作量證明的基礎,將比特幣對計算算力的要求轉化為對儲存空間的要求,以此降低電力消耗與浪費。目前採用PoC的幣種,較為知名的有Burst,BHD,除此之外還有諸多新興礦幣採用此證明,並以此衍生出了硬盤礦機,採購商,託管商,服務商,工會等一系列產業鏈,令整個PoC生態具備相當的容錯性(較PoS而言,經濟利益更分散,有利於杜絕垄斷並預防幣價死亡螺旋)。然而,PoC共識並非完美,其仍存在相當問題:本質而言,PoC只是將浪費的物質由電力轉化為空間,其並未將Plot的空間充分利用起來儲存有價值的數據,目前有部分項目提議採用Filecoin的時空證明PoSt(Proof of Space-time),利用對儲存數據的需求進行挖礦,相關項目有Filecoin,Lambda,Volume等。另一方面,PoC共識相較於主流的電力挖礦項目和質押挖礦項目,關注度與進展速度仍具備相當差距,PoC仍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與難度。上述的技術問題,Boom很難避免。
最近,一種新模式開始在區塊鏈圈傳開,這就是極限通縮。所有的加密貨幣誕生皆有原因。比特幣的誕生,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極客們(包括中本聰)對美聯儲、大財團們的不信任。
而極限通縮幣的誕生,則是由於2019年比特幣、萊特幣產量減半預期,以及各大平台幣回購銷毀對市場產生的空前影響。“減少流通量提升價值”這個議題,今年被太多次提及。於是,一批依靠智能合約、轉賬即銷毀的加密貨幣誕生了。例如炸彈幣,還有邁克菲轉發的FUZE。不過,最近最亮眼的,要屬BOOM這個新網紅了。
以太坊智能合約控制,每次轉賬自動銷毀轉賬量的1%,這是BOOM的核心,相比比特幣和萊特幣的通縮更加極端。
另外,BOOM項目還首次創造性實現了“銷毀量不取整”。
“取整”這一點是其他一些通縮幣的軟肋,例如炸彈幣,不管轉賬量多低,每次轉賬最少都要銷毀一個炸彈幣,轉一個就啥都沒了,這導致小額壓根不敢轉賬,對小散不公平。而BOOM的機制是,轉賬10個BOOM,自動銷毀0.1個BOOM,不取整,對小散的友好度增加了太多,不管持有多與少,銷毀都按比例走。當然,這種機制意味着小散也可以坐等其他人銷毀,自己所佔份額則自然提升。
BOOM官網上,實時更新着剩餘BOOM的總量,最開始總量10億,目前看已經銷毀了超過2%了。
鏈上轉賬會銷毀,那麼哪些地方會需要鏈上轉帳呢?交易平台與錢包的互轉,錢包與錢包的互轉,交易平台間搬磚,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交易,都是鏈上轉賬,都發生銷毀。同時,銷毀量也反映着鏈上的活躍度,原則上,用戶越多越活躍,銷毀量也就越大。銷毀量的增大,也意味着用戶激增或是大戶進場/離場。
相關鏈接:
https://www.528btc.com/college/53895.html
*以上內容由YouToCoin官方整理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