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语种
分享
在经历了一轮剧烈的行情波动后,加密市场正在陷入低迷。市场资金不断流出,链上活动萎靡,场内互割严重,行业在经历叙事瓶颈期后,正面临项目淘汰期和结构重构期。这场深层变动背后,或许也是传统金融秩序悄然重构Web3的转折点。
当前的加密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一方面,BTC作为市场基石持续吸血,在现货ETF的推动下机构持仓集中度不断攀升,逐渐向传统金融靠拢,价格呈现出一定的韧性。另一方面,链上整体的活跃度并未跟上这轮行情的节奏,泡沫破裂正在加速。
本轮上涨更像是一种结构性行情,市场涨,但流动性并未扩散,资金在局部资产之间反复博弈,造成场内“互割”现象严重。大量VC明星项目空投兑现后,真实留存率极低,用户多为“撸羊毛”,山寨币几乎全线崩溃,二级市场一片萧条。
作为叙事驱动的市场,Web3曾经从DeFi到NFT gamefi,再到ZK、Restaking、模块化、AI等,各类故事不断上演。但如今新概念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暂,落地逻辑越发薄弱,用户正在怀疑一切。
当大多数项目失去了用户、资金与产品闭环时,市场开始走向清算与淘汰。资金越来越向比特币等头部项目集中,市场不再为叙事买单,越来越看重实际价值。
Web3的早期是散户的狂欢场,宏大叙事下,各种热点不断上演,FOMO情绪推动了无数项目的暴涨暴跌。如今,市场的话语权正在向机构转移。金融巨头加速布局,合规成为主流基金的追逐热点。Circle 与 Visa 在全球支付网络中测试 USDC 结算,Coinbase 通过 Base 推进美股上链,BlackRock、Franklin等资管巨头推出 RWA 产品,试图将现实资产映射到链上。
这些动作表明,机构资金更看重可预测的回报、合规框架和低波动性,而非去中心化和高风险博弈。散户主导的赌徒市场正在被机构化的资产配置市场取代,从项目遍地开花正在演化为叙事收敛监管到位。
在这一变动之中,加密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双轨化趋向。一方面,是我们熟悉的“野生流”即Web3原生派,追求去中心、技术自由与隐私保障;另一方面,则是日益成型的“规范流”,追求合规、可信、受监管的机构化系统。
Web3不再是单一的乌托邦,分裂为两条平行世界也并非代表传统金融对Web3的“吞噬”,而是Web3主动拥抱现实的进化、大规模应用的开始。两者互为补充,长期共存,并逐步在边界清晰的空间中分化:前者是去中心世界的技术实验场,继续为隐私和自由而战;后者是链上金融基础设施的合规版本,为Web3争取主流的席位和资源。两者将在不同场景中实现各自价值。
加密行业正站在关键的转折点。流动性枯竭与叙事真空暴露了投机模式的局限,山寨币的崩塌则凸显了可持续模型的必要性。而行业唯一落地并被大规模应用的数字美元,即把美元映射到链上并代币化的USDT、USDC,成为了一门合规且暴利的生意,驱动现实世界资产(RWA)的代币化正成为最具潜力的叙事。
当前币圈资产普遍较差,但是传统市场不可想象。如代币化的美股、债券、大宗商品等,可以有大量优质资产和币圈形成互补。通过区块链网络触及全世界,无许可即可交易现货、衍生品,以及再与defi玩法无缝结合,具备极大想象空间与实际需求。
链上金融不再局限于虚拟资产的流转,而是拓展至广义资产的发行、结算与交易。“稳定币支付+链上RWA +大规模用户入链”的场景,对于合规资金而言,这是一种熟悉的逻辑与结构;对于Web3链上协议而言,则是一次与真实世界对接的路径选择。这类真实需求驱动的结构型叙事,可以带来更持久、更深层的市场演变,有望承载起数十万亿美元的资产规模,为加密行业注入超越牛熊周期的活力。
然而,当前打通传统金融和加密金融的通道仍面临诸多阻力,市场规模过小,用户参与交易还存在一定障碍。据rwa.xyz数据,当前链上RWA资产总价值约210亿美元(不含稳定币),主要包含私人信贷、美国国债、大宗商品、股票等,其中以太坊链资产占比过半,Zksync、Stellar随后,RWA资产链上总持有地址不到10万个。
尽管RWA前景广阔,但要真正实现加密与传统金融的深度融合尚需时日。在这一背景下,4E交易所的一站式金融资产交易服务,可以弥合当前传统金融与Web3的鸿沟。
4E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先行者、阿根廷国家队全球合作伙伴,不仅支持主流加密资产交易,还率先将美股、指数、黄金、外汇等传统优质资产接入平台。用户通过一个账户,即可同时管理加密货币和传统优质资产,并利用区块链特性带来无缝投资体验。